尖锐湿疣亚临床表现是HPV感染到发展成尖锐湿疣的一个重要的中间过程。若将HPV潜伏感染、尖锐湿疣亚临床表现和尖锐湿疣三者看成桥与岸的关系,那么,尖锐湿疣亚临床表现就是两岸之间的桥。桥的一端是HPV感染,另一端是尖锐湿疣。尖锐湿疣亚临床表现向两端发展可产生不同的结果,若朝HPV感染方向发展则演变为HPV潜伏感染,最终可望消失;若朝尖锐湿疣方向发展则会进一步发展成尖锐湿疣。因此,尖锐湿疣亚临床表现在HPV潜伏感染到尖锐湿疣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中间“桥梁”作用,其演变成何种结果与机体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 1980年,Reid发现在有尖锐湿疣的患者中经用3%醋酸液湿敷后,能见到原来外观正常的皮肤粘膜上肉眼所完全见不到的损害。此后通过免疫组化和病理活检证实这些损害是HPV所致的尖锐湿疣亚临床感染,这一名称代替了Meisels在1976年从组织学角度命名的所谓“扁平状湿疣”(flatcondylomas)。作者建议将尖锐湿疣亚临床感染称为尖锐湿疣亚临床表现似更合适。 在临床上尖锐湿疣亚临床表现较常见。有报道至少有15%为亚临床表现,也有资料表明有70%外生殖器HPV感染可能发生亚临床表现,即便是在尖锐湿疣病例中,也有60%左右为尖锐湿疣亚临床表现。作者在疑有尖锐湿疣的174例就诊者中,未发现二例一眼就能认出的尖锐湿疣,但通过检查发现尖锐湿疣亚临床表现者有23例,占13.2%。作者在234例尖锐湿疣患者中发现尖锐湿疣亚临床表现者97例,占41.5%;;这进一步说明尖锐湿疣亚临床表现在临床上、特别是在一部分尖锐湿疣病例中普遍存在。 尖锐湿疣亚临床表现在临床上用肉眼不容易发现,需要用放大镜、尿道镜或阴道镜仔细观察,或用3%-5%醋酸溶液涂布后观察才能发现。尖锐湿疣亚临床表现特征为局部皮肤粘膜失去正常光滑而显露粗糙不平,多数呈微小颗粒状或泥沙状突起,尤其在涂醋酸溶液后更为明显,还有些呈小绒毛状突起,有的呈扁平状微高出皮肤粘膜面,看似该部位较其周围的皮肤粘膜厚。有些病变处用高倍放大镜观察可见明显扩张的毛细血管聚集。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