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子宫颈病变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系指在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包括癌前病变)、畸形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慢性宫颈炎。
宫颈炎的至病因素:多见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病原体入侵,常见病原体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及厌氧菌,此外还有衣原体、支原体、淋菌及病毒感染,如人乳头状病毒(HPV)、疱疹病毒感染
宫颈炎的临床表现:急性宫颈炎表现为白带多,脓性,可伴有腰背痛,盆腔下坠感,性交痛;慢性宫颈炎,其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伴有息肉形成时易有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
宫颈炎的预防:
1、避免分娩时或器械损伤宫颈;
2、产后发现宫颈裂伤应及时缝合;
3、定期作妇科检查;
4、发现宫颈炎予以积极治疗。
宫颈炎的治疗方法:
1、急性期,可采使用物治疗;
2、慢性期,除了药物治疗外大多采取物理治疗:如冷冻、激光、红外线、微波、电灼、火烫等。我院采用WG-3型红外线特种光治疗仪治疗中度以上糜烂,疗效显著;
3、宫颈锥型切除术,包括宫颈电圈锥型切除术(LEEP)
诊断宫颈疾病常见的检查方法:
1、白带常规
2、病原体检查
3、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刮片)
4、阴道镜检查
5、阴道镜下定位活检
宫颈治疗注意事项:治疗宜于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治疗后1个月回医院复查,1-2个月内禁性生活、盆浴及外阴冲洗。
早期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性:子宫颈病变最严重的情况是子宫颈癌,在妇女的癌肿中,宫颈癌位居第二。在发达国家,其发生率明显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宫颈癌前病变筛查工作不完善,宫颈癌的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并且其中8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浸润癌。近年,年轻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可用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增加予以解析,甚至可以说,宫颈癌在某种意义上是个感染性疾病。
什么是宫颈癌前病变?CIN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英文缩写,是发生在宫颈癌前的病变,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反映了宫颈癌发生的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宫颈癌防治的重要阶段。根据异型细胞所占子宫颈上皮的厚度,可将CIN分为3级,CIN-1级:受累的上皮层最下方1/3层;CIN-II级:异型细胞取代了上皮层深部,占上皮的下2/3;CIN-III级(原位癌):上皮的全层为异型细胞所组成,细胞增大具有异型性,染色体增多深染,核浆比例增大,常可见异常核分裂,无空泡细胞,是癌前病变中最严重的一级。早期宫颈癌前病变的外表可以是正常的,但细胞学和组织学已有了异常增生的改变。临床上可以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白带增多或血性白带,偶有接触性出血或性生活出血。妇科检查见部分患者宫颈光滑,部分表现为宫颈炎。
病毒感染与癌变的关系:HPV感染及有亚临床湿疣具有的潜在恶变能力已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感染人乳头瘤病毒者有明显上升趋势,20-30岁的妇女是重点监视人群。
防治手段: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与处理是防治宫颈癌的主要手段。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宫颈癌可能需经过5-10年,在此期间,如果早期发现并得到及时积极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如果进展到宫颈原位癌或浸润癌,可增加治疗的难度,不易根治,从而增加了死亡率。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普查对象(那些人需要作宫颈癌筛查?)
1、 任何保持有性生活的妇女,每年作一次防癌检查;
2、25岁以后的处女也应做一次阴道涂片;
3、作为妇科检查常规的一部分;
4、子宫癌切除术后的妇女也应每3年作一次涂片随诊
常用的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方法 :
1、肉眼观察;
2、宫颈细胞学检查(即宫颈刮片);
3、HPV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4、阴道镜检查;
5、对镜下可疑部位进行病理活检。
人乳头瘤病毒(HPV):大量的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证实,HPV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主要病因学因素,几乎所有(99.7%)宫颈癌中存在HPV;HPV感染至宫颈癌经历很多年的时间;据估计,有80%妇女会接触到HPV,但大多或自然消退,大于35岁妇女有5-10%是HPV的携带者,这些持续感染HPV的妇女,有更高的风险患宫颈癌。已知的HPV有超过70种型别,可引起宫颈癌的高危型别有13种;目前世界上最新的HPV检测技术-----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法已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个别大医院中应用;该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灵敏地检出高度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和宫颈癌;鉴于HPV感染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故在宫颈病变的检查中,应将HPV检测作为宫颈癌初筛内容。
阴道镜检查的应用价值:阴道镜是一种内窥镜,可将观察的部位放大10到30倍,通过其特有的方法,观察宫颈表面形态的改变。其有如下的优点:
1、操作方便,病人无痛苦,无交叉感染
2、提供可靠的活检部位,比盲目活检命中率高;
3、提高子宫颈癌早期诊断准确率,提高及补充细胞学检查的不足,降低假阴性;
4、迅速鉴别良恶性病变,避免不必要活检;
5、阴道镜下活检加颈管诊刮,可减少锥切率及其手术率合并症;
6、诊断HPV的子宫颈亚临床病毒感染优于细胞学;
7、可用于治疗后随诊,观察子宫颈、阴道及外阴的发展与动态变化。
CIN的治疗:
CIN-1级——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由许多因素所影响,容易逆转至正常,因此多采取随诊观察为主,若合并湿疣或糜烂,应给予物理治疗,如激光、红外线特种光等。
CIN-II级——是十分不稳定的病变,可逆转,是一边缘性病变,应强调密切随诊及进一步检查,结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检测,必要时宫颈锥形切除。
CIN-III级——行宫颈锥形切除或子宫全切除术,其取决于病变的范围、患者随诊追踪的可行性、患者年龄及生育要求等因素。
什么情况下需行宫颈锥型切除术?
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显示CIN-2或3级
CIN-1级或残留CIN-1级但不能定期随访者
CIN-3级要求保留生育
病灶扩展至宫颈管内
细胞学检查阳性,阴道镜检查不满意
本专科治疗特色
具有诊断及治疗宫颈疾病的一整套设备及技术,
具有极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务人员、检验人员及病理科医师,
能从细胞学、HPV病毒、阴道镜技术、病理诊断等方面对宫颈癌前病变作一系统的诊断分析。
对宫颈炎、宫颈湿疣及不同级别的CIN病变作相应的处理。
配备先进的红外线特种光治疗仪,对严重的宫颈糜烂一次治愈率高达95%以上;
配备德国进口的高频电圈刀,宫颈锥形切除手术变得简单、快捷,具有住院时间短、病人痛苦少、术后基本无出血、宫颈恢复快等优点;
配备先进电子阴道镜数字成像系统和病例管理系统,对患者的治疗前后病理资料储存完整,有利于长期随访。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