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是由于脑部神经元反复过度同步放电,导致临床上出现反复、短暂、刻板的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其全身发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倒地、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口吐白沫、两眼向上翻、每次发作持续1-3分钟。所以人们习惯把癫痫叫做“抽搐”,暗示了癫痫患者发作时,有抽搐这个基本特征。
但是抽搐是不能与癫痫划等号的,因为一些出现抽搐症状的患者,不能简单地定为癫痫。有许多疾病和应激情况,均可引起抽动,如高热惊厥、缺钙、低血糖、急性酒精及药物中毒、癔病等,均有抽搐发作,必须搞清楚病因才能进行治疗。
常见的抽搐发作时临床表现包括:
⒈癫痫大发作:患者突然意识丧失,随即摔倒,全身抽搐,双手握拳,下肢伸直,有时可以咬破自己的舌头,口吐带有血液的泡沫,一般情况下,抽搐持续在一分钟左右后停止,然后患者逐渐清醒。少数患者发作持续时间较长,此时称为癫痫持续状态。
⒉惊厥:多见于发高烧的小儿,发作时小儿意识丧失,头部后仰,双眼上翻,呼吸停止,颜面青紫,一般持续数秒钟后缓解。
3.急性心源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有心脏病史,发作时突感恶心,而后发生意识丧失,颜面及口唇青紫,四肢抽搐,发作一般持续数秒钟自行缓解、或因发生心搏骤停,如不及时的心肺复苏,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死亡。
温性提示:当患者出现抽搐症状,患癫痫的可能性很大,但不等于就是癫痫病,需要多方面检查。只要分清类型、治疗及时,方法精确,80%左右的患者能够得到完全控制和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