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问医生在线诊室平台

痛风是否与脾胃有关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02日 14:07

  痛风属痹证范畴,但又与一般的痹证不同,一般痹证往往是感风寒湿热病邪,以致经络关节闭阻不通则痛,以益气祛风散寒清热活血通络治疗方法为主。这种病的基础病发病率堪比糖尿病并且同死亡四联症一样危险,除了绝经前女性和青少年不会患病,其他人均在危险人群范围之内。

  但痛风的发病,与外感之说关系不大,但与饮食控制不当有很大的关系,很多痛风患者贪图一时之快,膏粱厚味,以致迅即出现关节红肿热痛之病症,且每次发病均与饮食不节密切相关。所以湿痰热瘀是很多痛风患者之标,脾虚运化不健乃为病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司运化之职,脾胃健运则水谷俱化为精液气血,输布濡养脏腑器官。若脾胃素虚或嗜食醇酒肥甘损伤脾胃,则运化失健,湿浊之邪自内而生,留而不去,蓄久化热,热盛化毒,流注于关节经络,气血闭阻不通而为病,故痛风发作期可见关节剧痛,皮色鲜红肿胀灼热,甚则伴发热,口渴便秘等热毒壅盛之象,病久不瘥聚湿为痰,血滞为瘀,痰瘀交阻于经络关节则疼痛迁延,僵硬畸形,屈伸不利,皮下结节累累,坚硬如石。

  对于痛风的治疗当分清标本虚实,发作期应以解毒泄浊为主治其标,待关节酸痛缓解,红肿消失后须继续以健脾利湿解毒法而固其本,使脾气健运,水湿气血得以转输流通。基本方中生黄芪、白术健脾解湿;黄柏、泽泻清热化湿,山慈菇、土茯苓、革薜化湿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山慈菇中含有秋水仙碱,有一定的排尿酸的作用,制军配合牛膝,使热毒痰瘀下行从大便而出,蜂房通络止痛。肺开窍于鼻,桑白皮清宣肺热,故用药2周而取效。

  现代医学对于痛风的治疗,虽然近年来问世的秋水仙碱等药物可以较好地控制其急性症状,但因其不良反应大,难以坚持用药,经常会复发。采用益气健脾解毒法治疗痛风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痛风患者建议使用的食品如下:

  芡实:针对脾阳虚、阳气不足的时候可以用芡实。芡实健脾、温阳、祛湿。

  藕:藕健脾、补脾,在利湿的同时,可以让我们的脾气得到补充。

  全脂牛奶:痛风患者应补充像牛奶、鸡蛋清的优质蛋白。

  生活中不管是患上任何疾病的时候,都要认真的做鉴别才行,患者们要适当的进行运动,但是不能做太激烈的运动,合理的进行运动,痛风的疾病才能从我们的身上慢慢的消失,希望我们对这类疾病引起重视,在生活中注意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