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问医生在线诊室平台

中医推荐的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09日 15:47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以臀部、大干性坐骨神经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为主的放射性疼痛。是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分为根性、痛。坐骨神经痛的绝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饮食疗法

  可常吃以下食物:

  1、川断25克,杜促30克,与1条猪尾共煮,调味服用。

  2、桑寄生15克与1个鸡蛋,煲熟服用。

  3、老桑枝6克,与500克重的雌鸡共炖,饮汤食用。

  二、药物治疗

  西药:止痛剂,维生素B族,短程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可有利恢复。要注意口服药的副作用,因此使用外用中药是最佳的选择。

  三、外用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是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外用中药对于坐骨神经痛治疗的传统理论认为“风寒湿邪,痹阻经脉,致使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所以外用中药治疗是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为目的。

  四、坐骨神经痛的针灸治疗

  主要作用:镇痛用,只能作为辅助疗法,不可以作为主要疗法。主穴:腰2-5夹脊穴、阿是穴、环跳。

  1、瘀血阻滞

  【诊断要点】有腰部内挫伤史,腰腿刺痛,痛处拒按,按之刺痛放散,夜间痛甚,不能俯仰,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滞涩。

  【处方】阳陵泉、膈俞、血海、委中。

  2、正气不足

  【诊断要点】腰腿隐痛,反复发作,遇劳则甚,下肢萎软,恶风畏寒,喜揉喜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少,脉沉细。

  【处方】阳陵泉、委中、足三里、三阴交。

  3、风寒湿痹

  【诊断要点】腰腿冷痛,上下走窜,屈伸不便,遇阴雨寒冷气候加重,或伴下肢肿胀;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沉。

  【处方】秩边、阳陵泉、命门。

  4、其它针灸疗法:1耳穴贴压:坐骨神经、臀、腰骶椎、肾、压痛点。2皮肤针:叩刺腰骶部及在压痛点刺络出血,加拔火罐。

  温馨提示:坐骨神经痛多发于单侧,夜间加重,咳嗽、大便时加重。坐骨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的主要是由于坐骨神经炎症病变引起 ;继发性的则多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增生、腰和臀部的软组织损伤以及盆腔、椎管内病变引起。患者除避免着凉外,适当加强腰腿部功能锻炼,会获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