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问医生在线诊室平台

医治青光眼有哪些误区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1日 09:16

  医治青光眼有哪些误区?作为导致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青光眼的危害一直都是被人们所重视的。但是对于青光眼的一些症状以及发病原因等,许多人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区的,这大大影响了青光眼的医治。接下来请眼科医生为大家介绍一下。

  医治青光眼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出现症状再去看医生。青光眼之所以被称为“隐形的***”,是因为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健康人35—40岁时至少要做1次详细的青光眼检查,并保持之后每年1次。

  误区二:青光眼是老年病。人的一生,随时都有可能中青光眼的招,所以它不是老人的专属,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40岁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高度近视等人群都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如果患者属于青光眼的高危人群,一旦发现眼痛、眼胀,视力急性下降,不明原因的偏头疼,并伴随恶心、呕吐以及虹视(即在灯光外看到一个彩虹样的光环)等症状,要怀疑青光眼的可能。

  误区三:青光眼不导致失明。因患青光眼引起双眼失明者占世界盲人数的50%。青光眼引起的视力损害主要表现为视野缩小或缺损,不医治会完全失明。

  早期症状有四种:经常感觉眼睛疲劳不适。眼睛常常酸胀,休息之后会有所缓解。视物模糊、近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眼睛经常感觉干涩。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常是疾病发展到晚期,视功能严重受损时才发觉,患者眼压虽然升高,前房角始终是开放的。

  进入了冬季,青光眼的发生率也在节节攀升。所以,提前了解青光眼的症状,做到防患于未然,是至关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