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尿病患者眼部保健知识,可能大多糖尿病患者了解的不是挺多,现在糖尿病的发病率比较高,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可引起微循环障碍。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可以起并发症眼病,例如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所以要做好预防。
如何预防糖尿病性眼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疗疗效较好。由于病变损害的不可逆性,预防是重要的一环,而且早期预防的花费要远远低于晚期诊疗的费用,疗效也更佳。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每年散瞳检查眼底。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5年后应每年检查1次,2型糖尿病患者从发病起应每年检查一下。如有眼部异常感觉,则应缩短眼科随诊时间,如每半年或3个月1次。同时要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降低血脂,尽量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
早期发现视网膜有糖尿病性病变,可用激光凝固诊疗,封闭视网膜新生血管和微血管瘤,以改变视网膜缺氧,防止反复出血,防止视力进一步减退。如玻璃体内有大量积血或增殖性病变形成,为防止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此时只能采用玻璃体切除术,但预后难以估计。
一旦糖尿病被确诊,除严格控制血糖外,更应该定期到眼科医生那里去检查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晶状体,扩大瞳孔检查视网膜,以便早日发现病变,争取早期诊疗,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饮食需严格控制,特别是老年人应少吃甜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加强体育活动,定期体格检查。
如果已患有糖尿病性白内障且已严重影响视力,可手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植入人工晶状体,只要眼底视网膜功能尚健全,术后可获得较满意的视力。
患糖尿病多年以上的患者,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可能性为50%,而长达多年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能性是比较大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共分六期,早期眼底只有一些小动脉瘤,小片出血,渗出等改变,病人的视力可能较好,不容易发现。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玻璃体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改变时,视力便会出现严重的损害了,而且有些病人的损害是不可逆的。所以我们如果能早期发现糖尿病眼底损害,到一定时期,及时医治,可能会避免发生严重眼底病变的可能,保存有用的视力。
医生建议:患者知道自已患有糖尿病后,一定要去眼科检查眼底,必要时还需进行眼底荧光血管照影检查,医生会根据眼底的情况告知下次眼底检查的时间。如果已经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可药品诊治并定期随诊观察,当达到一定程度后,须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诊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