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问医生在线诊室平台

小儿休克相关临床表现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13日 15:27

小儿休克相关临床表现

一、休克早期

   症状为加速呼吸和心率,其程度不与体温升高、反应不良、轻度躁动、四肢和全身温暖皮肤、正常或稍低的血压平行。有全身炎症反应如发热、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和毒性颗粒。

二、休克中、晚期

   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脉搏微弱,尿量减少,严重缺氧及循环衰竭:如呼吸短促,外性发紫,易怒,意识障碍,动脉血氧偏压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代谢酸中毒;心率增加,四肢和皮肤湿冷,图案出现。体温:体表温度是监测周边灌注的一个相对简单有效的指标。全身皮肤温度低表明有严重的休克。研究显示,预后良好者脚趾温度与外温之差大于4°c,脚趾温度与外温之差为1至2°c。预后很危险血压:血压是监测休克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脉压差对于估计心脏输出量非常有用。脉压差减小,说明心室弹射功能减弱,外周阻力增加。当脉压差为20毫微克时,心脏输出不足。血压降低,收缩压可低于40毫米汞柱,尿液体积减少或无尿液,后期可发现dic表现。

三、其他症状

1、心源性休克:有原发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如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心率可达每分钟250次以上,有阵发性发作史和心电图改变。心包填塞患者有颈静脉扩张、脉搏奇、心音远的症状。过敏性休克可导致快速呼吸困难,呼吸短促,胸闷和发绀,由于喉部水肿。在严重病例中,窒息和缺氧引起的脑水肿导致意识丧失和抽搐昏迷。

2、感染性休克:根据临床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2种。做好监护工作对评估儿童的状况、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基本监测包括灵性、心率、脉搏、呼吸、血压、体温、尿量、血液乳酸含量测量、血液气体分析等。也可采用血压测量、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胃肠道粘膜和超声心动图监测。

四、检查方法

1、血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加,血小板显著减少。血气分析,血乳酸试验,低氧和高乳酸。血气分析:监测体内酸碱平衡和体内氧转运是治疗休克时不可缺少的监测项目。PaO 2<60 mmHg或PaO 2/FiO 2<300。血乳酸测定:反映休克时微循环和代谢状况,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死亡率的增加程度与死亡率密切相关。休克时血乳酸含量常大于2 mmol·L-1。及时有效的治疗,改善器官灌注,可在1小时内降低血乳酸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转氨酶升高,白蛋白下降,胆红素>34≤L,肌酐>176.8≤L,尿素氮升高,血钾升高等。

2、尿检:尿量减少和蛋白尿等变化。尿量反映了器官的灌注,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治疗后器官灌注的改善。通常每小时记录一次,尿量<0.5ml /(k / h)为少尿。

3、病原菌检查:对无明显感染症状的儿童,应检查血、尿常规及血、分泌物培养、直接涂片以鉴别感染情况。目前,病原菌细胞壁上也存在特异性抗原,如乳胶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能在较短时间内鉴别出病原菌。内毒素检查有助于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诊断,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4、胃肠道黏膜ph值的测定:文献报告,当休克儿童ph1值低于7.3时,死亡率会上升。随着设备和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它有望成为评价感染性休克患者循环状况和康复效果的金标准。就休克而言,除了血液气体分析、血液乳酸测定、尿量等监测项目外,也可选择中央静脉压、肺动脉楔压、心脏输出等,以指导临床治疗。根据临床选择的胸部X光、b-超声、心电图、脑ct等检查。

5、超声心动图:这是一种无创、可重复监测的方法。它能了解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功能,是否有心包积液,并能估计肺动脉压。

6、中心静脉压:CVP测量可以帮助识别由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有必要确定是否有必要补充血容量,确定输注的质量,数量和速度,以及是否需要正性肌力作用。依据。 CVP的正常值为6至12 cm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