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问医生在线诊室平台

爱眼日关注儿童眼健康从眼睑疾病开始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6日 09:58

眼病是贯穿人类全年龄段的疾病,自婴幼儿时期就要面临各种眼病困扰。6月6日,全国爱眼日之际,眼科医生提醒家长,要注意从婴幼儿时期就关注儿童常见眼睑疾病,了解基本发病症状等,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不能错过治疗时机。

据了解,儿童常见的眼睑疾病有先天性上脸下垂、睑内翻倒睫及麦粒肿、霰粒肿等。其中,儿童性的先天性上睑下垂,俗称“大小眼”,是由于提上睑肌发育不良或者是动眼神经核发育不良等引起的。

眼科医生说:“上睑遮盖瞳孔会导致眼视力的发育障碍,必须要手术治疗,药物或者保守治疗是行不通的。一般手术时间是在三岁左右,但是如果单眼的上脸下垂、完全性的上脸下垂完全遮盖瞳孔以后,可能形成形觉剥夺性弱视,则需提前手术,可以到1岁左右。”

针对儿童先天性上脸下垂的术后护理,眼科医生提醒各位家长,孩子术后早期眼睛是闭合不全的,每天晚上睡觉前一定要涂好眼膏。另外,避免患儿用手揉眼睛,因为很容易导致缝线脱落,又形成上脸下垂或者是伤口裂开。再就是尽量少活动,蹦蹦跳跳可能会引起结膜脱垂等并发症。

据了解,儿童睑内翻倒睫基本发生在下睑,可能引起怕光流泪、异物感、用手揉眼等临床表现。长期的倒睫会刺激角膜,形成角膜炎等。

治疗先天性的睑内翻倒睫,需根据不同年龄时期区别对待。眼科医生说:“在婴幼儿早期,我们是保守治疗,因为这个时候的睫毛比较软,对角膜不会造成严重的伤害。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睫毛会越来越硬,对角膜的刺激非常厉害,易引起角膜发炎等,必须手术治疗。”

据了解,麦粒肿俗称“针眼”、“偷针眼”,多见于儿童等抵抗力较差的人群,其早期的表现是红、肿、热、痛。

针对初期的症状,建议小儿不能用手揉揉眼睛,可以采取局部热敷、点眼药水、涂眼膏等治疗措施,一旦脓肿形成就必须要切排,但是切忌自己在家挤压脓肿,因为可能会引发炎症扩散,严重的还会形成眶蜂窝织炎或者是脑脓肿。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小儿霰粒肿是一个慢性的肉芽组织增生,早期可能发现不了,只有在眼睛闭合的时候可以看到有一个包块,需要到医院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