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近视是否立即配眼镜呢?当面对孩子近视时家长们心中,每个人思考的是眼镜戴还是不戴。戴,害怕日后摘不下来了;不戴,又担心近视度数会逐渐增加。
孩子是否戴眼镜,应该由检查结果来决定
由于儿童眼睛的调节能力较强,要测出准确的屈光度需要通过点散瞳药水来麻痹眼肌,即所谓的散瞳验光。如果验光结果显示为数据较低或没度数,则为假性近视,如果显示的数据高,则为真性近视。
假性近视无需佩戴眼镜
如果是假性近视,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或放松睫状肌后,视力会恢复,因此无需佩戴眼镜。假性近视如果直接佩戴眼镜,可能会比较快发展成真性近视。
如果孩子被诊断为假性近视后,父母应该这么做:
一定注意用眼习惯,用眼50分钟应停下来休息5-10分钟,进行远眺放松。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具有抗疲劳作用的眼药水。
重视假性近视。假性近视如果不注意休息和用眼习惯,在3个月至半年内会发展成真性近视。
控制近视不是一件小事,而应时刻关注、科学防控,避免发展成高度近视带来更大的风险。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关注以下三点:
系统检查,识别近视发生原因:了解眼部的屈光状态,测视力远远不够,还需要双眼视功能、角膜曲率及眼轴长度等诸多检查来帮助医生系统了解眼部的屈光状态、识别近视发生发展的原因,从而为科学矫正、控制近视建立的信息基础。
科学矫正,既要清楚也要舒服:在系统检查之后,应根据个人眼部条件及实际用眼需求进行个性化的科学矫正。过去,不少人觉得矫正近视看清楚便行,实际上舒适性同样重要,如果舒适性较差,给眼睛造成较大负担,有可能加重近视甚至诱发其他眼病。
行为干预,养成良好用眼习惯:系统检查和科学矫正后,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控制好用眼的时间和强度。否则再好的眼睛也经不住使劲折腾。良好的用眼习惯是眼健康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