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中医谈慢性病与癌病之间影响关系?慢性病属于病程长且通常情况下发展缓慢的疾病。如心脏病、中风、高血压、高血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是迄今世界上最主要的死因,占所有死亡的6成以上。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人体的内环境及免疫力,极易让体内的癌细胞又死灰复燃。
如果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遇到这些慢性病,癌细胞复发转移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
一、糖尿病与肺癌的关系
肿瘤中医谈慢性病与癌病之间影响关系?现如今,肺癌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深入了解这两种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对于改善治疗和生存结局可能至关重要。
糖尿病是怎么在肺癌的治疗过程中呢?
1.肺癌化疗药物在治疗时,对患者的胰腺β细胞产生一定的损伤,进而抑制了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易造成患者血糖水平升高,诱发或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相关化疗药物有:阿霉素、环磷酰胺、多西紫杉醇类药物等。顺铂使用后,对少部分患者有严重的胰腺毒性,并诱导糖尿病的发生。
2.化疗药物对于患者的肝脏、肾脏功能均能造成严重的损害,患者的糖代谢受到影响,糖耐量异常加重。有些药物甚至可以抑制患者葡萄糖降解能力,影响血糖水平的调节效果,血糖异常升高。
3.糖皮质激素可以预防患者接受紫杉醇类药物治疗后出现的水钠潴留及变态反应等毒性现象,但是在使用这类药物时,会促进患者糖异生过程,对葡萄糖氧化磷酸化过程产生抑制效果,减少葡萄糖在组织中的利用量,有诱发糖尿病或导致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的可能,使部分隐性糖尿病患者转变为显性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可能是肺癌的一个潜在预后不良的因素,它可能会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是肺癌患者复发和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患者在进行化疗、放疗、内分泌等辅助治疗时,建议先完善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和胰岛素试验,进一步完善血糖水平的监测。在诊断或治疗过程中,尽早发现患者的糖尿病前期症状,在肺癌发展的最初阶段,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对其开展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或进一步发展,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提高肺癌患者治疗后的生命与生活质量。
二、心血管疾病与肺癌的关系
虽然许多癌症患者都把肺癌视为头号健康威胁,但事实上,这些患者尤其65岁以上的女性更有可能死于心血管疾病,而不是肺癌。
肺癌治疗可能导致患者心功能障碍风险。原因包括:大剂量的蒽环类药物(化疗药物)治疗、高剂量的放疗、抗代谢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的使用等。
接受放疗的肺癌患者似乎比未接受放疗的患者更易患心血管疾病,且死亡风险较高。
而对于既往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前5年死于肺癌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当,5年后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增高。对于生存时间大于5年的绝经后肺癌患者来说,10年的心血管事件死亡率高于肺癌死亡率。
所以提高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如何防治心血管疾病就甚为重要。
三、血压与肺癌的关系
由于人体血压机制紊乱,加之饮食规律的打乱,厌食、呕吐,食物摄入的减少,恶性肿瘤合并血压异常病人的低血压发生率增加,低血压易导致昏迷,甚至有危险。
高血压是许多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合并症。在化疗药物中,已有许多关于顺铂增加高血压风险的报道,部分抗血管生成药物也容易引发显著的高血压。
因此高血压教育在肿瘤手术、放疗、化疗前后则显得很重要,告诉病人及家属注意饮食的规律,合理的进食时间,不同的降压药的作用机制及合理的使用时间、方法、血压监测的重要性。
四、肺癌的“近亲”: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呼吸系统多发疾病,据统计,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死于COPD的患者超过250万例,是世界第四大致死性疾病。慢阻肺之所以被称之为肺癌的“近亲”,是因为有慢阻肺病史的患者发生肺癌的风险明显高于没有慢阻肺病史的患者。
肿瘤中医谈慢性病与癌病之间影响关系?中医肿瘤医师谈到,对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一般是指各种恶性肿瘤,肺结核,慢性萎缩性胃炎,严重创伤,烧伤,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化脓性感染,慢性失血等一类过度消耗身体能量物质,造成机体能量负平衡的疾病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