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不健康,患者数量逐渐增加,痛风在普通人中的发病率持续上升。经常伴随着三高疾病,年轻化,严重困扰着人们的健康。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超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肝、肾、脑、肠、肺、脾等。),部分水产品(带鱼、鲶鱼、鲢鱼、基围虾等。),汤(浓肉汤、鱼汤、海鲜火锅汤等。)。
限制中高嘌呤食物:如家畜肉(鸡、鸭、猪、牛、羊、驴、肉等。),一些鱼(鲈鱼、鲤鱼、鲫鱼、草鱼等。),甲壳,富含果糖的水果和饮料。
推荐中低嘌呤饮食:牛奶,鸡蛋,大豆制品,部分水产品(三文鱼和金枪鱼等),蔬菜(深浅色,根,瓜,茄果等),主食(杂粮,米面等),水果(葡萄,桃子,草莓等);
促进尿酸排泄的食物:豆类、低脂奶制品(酸奶不宜饮用)、蔬菜(碱化尿)、水果(桃子、菠萝、西瓜,少吃高果糖水果)、维生素C、水(>2000毫升/天)。
避免诱因:严格限制饮酒,包括白色、啤酒、葡萄酒等。(男性≤28g,女性≤14g纯酒精);剧烈运动、关节感冒和局部损伤是痛风的重要诱因。注意利尿剂和抗结核药物对尿酸的影响;
经营体重和定期锻炼:肥胖是高尿酸的重要因素,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慢慢减肥,逐步达到标准,即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BMI<24Kg/m2。
2.痛风药物治疗及注意事项:达标治疗,保护关节和心肾。
急发期用药:
控制关节炎症,24小时内尽快使用抗炎止痛药。首先推荐小剂量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秋水仙碱,强调足量和短疗程;效果不好或禁忌时,建议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更好的缓解关节肿胀和疼痛。
慢性期药物:
1)降尿酸药物:
类别一:抑制尿酸合成药,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XO1),经典的是别嘌呤醇,由于肝脏损伤和超敏反应(如剥脱性皮炎、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皮肤坏死松解症等)而减少使用;新药非布司他,降尿酸作用更强,持久性更强,肝肾损伤更少,更适合慢性肾功能不全者;
类别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即苯溴马隆等,抑制肾小管内尿酸盐的主动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用药期间需要大量饮水,碱化尿液,避免泌尿结石的形成;溃疡或肾功能不全时慎用,24h尿酸>3.54mmol或泌尿结石者禁用;
二、碱化尿药:
晨尿酸碱度为6.2-6.9;当晨尿酸碱度小于6.0时,特别是服用促尿酸排泄药物时,碱化尿液;碳酸氢钠适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代谢中毒者,而枸橼酸盐制剂适用于尿酸性肾结石者;
三、尿酸氧化酶:
促进尿酸氧化成更容易排泄的尿囊素,降低血尿酸水平;比如拉布立酶适合放化疗引起高尿酸血症的人,普瑞凯希适合难治性痛风,培戈洛酶适合伴有痛风石的人;
四、生物制剂:
比如IL-1拮抗剂,阿纳白,滞纳素,卡纳单抗,利纳西普,适合痛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