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问医生在线诊室平台

到底要怎么正确地认识这个近视手术呢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07日 14:45

  下面,眼科医生给您送上一篇巨有用科普文章

  关于近视激光手术

  你想问的可能都在这里

  其实在科技信息无孔不入的今天,近视激光手术已经不再神秘,随便在网上一搜,成千上万的干货水货铺天盖地,如果不是真正从事这个专科的人,还真是难辨真伪。即便号称是这个领域的,也偶尔会有那么一两次的不和谐。

  所以,这则消息无疑是给当时已经比较盛行的激光手术一万点的暴击。原本我们在科室忙得是人仰马翻,高峰期我每天要检查术前和术后的患者不下一百人次。

  所谓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虽然各主要媒体争先恐后,但所有的报道里面没半点数据支撑,我不知道当时眼科医生在没经过科学论证的情况下是基于什么立场发表言论的,

  铺垫了这么久,有点跑偏了。

  那到底要怎么正确地认识这个近视手术呢?

  “我适合这个手术吗?”

  “我应该选择什么手术方式?”

  “这个手术好吗?”

  “术后会重新近视吗?......”

  这些都是多年来我一遍又一遍给身边咨询的亲朋好友重复播报的内容,虽然“答你千遍也不厌倦”,但还是决定花点时间整理一下,以后要是再有人想咨询这方面内容的话,我把手机亮出来,让他自行戳屏。(机智脸)

  其实手术原理比较简单,不管是LASIK还是全飞秒,它都是相当于把一个眼镜加工在你的眼角膜上。那什么人能做这个手术良好理解了,先是当然是要自身度数稳定啦(每年度数增加不超过50度)。举个例子,如果你每年还在以100度的增幅频繁换眼镜、还没等度数稳定选择手术的话,那么今年把你原有的度数做掉之后,明年你有可能就要戴回100度的眼镜了。

  其次,由于这个“眼镜”是直接加工在眼角膜上的,所以你提供的土壤要好,不能有外物让他受压变形,例如隐形眼镜,所以术前像日常佩戴的软性隐形眼镜至少得停戴一周。

  至于该选用什么农具在这片土壤上深耕浅织,这些烧脑的问题交给我们好了。不是有一句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吗,“适合你的才是良好的”。

  那么这个手术是不是完全没什么风险呢?

  当然不是!

  即使打针吃药都有风险,更何况是手术!

  如果有人跟你打包票说一点风险都没!

  患者如果术前通过详细系统专科的筛查、由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进行手术,那么成功的几率是相当高的。说得简单粗暴点,至少我在我们医院这么多年,还没见过因为这个手术失明的。大家担心的无非是你把眼角膜削薄之后会不经打,如果你所遭受的外力足已使术眼出问题的话,那即使是没手术的眼睛也会受伤的。因为我们无限制的削薄角膜,有些人即使没做这个手术,他的角膜也比你的薄许多。

  有些人会问得更专科一些,是手术会导致圆锥角膜(角膜进行性变薄,和基因有关)吗,这个我可以比较负责任的告诉你,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相关文献报道这个手术会增加圆锥角膜的发病率。

  讲真,我在几年的时间里,见得许多的是患者术后会有眼部干涩的症状,时间和严重程度则因人而异。但即便在普通门诊,干眼的发病率也可以高达70%。术后早期可以用人工泪液和生长因子恢复角膜,一般因为手术引起的干眼大部分都会在半年内缓解。

  以前跟患者术前谈话的时候,我总喜欢把这个手术形容成手术,因为这是一个锦上添花的过程,而不是矫治性手术。经常有人会质疑说,你们眼科医院那么多医生都戴眼镜,可见这个手术不好云云,其实如果我觉得我戴镜有文化,戴镜又没给我带来任意不便。

  所以,眼科医生一致认为必须在手术适应症中强调这一点——本人要有摘镜意愿,而且一定要心理健康!换句话说,如果你觉得这个手术是性命攸关的事、做完分分钟会瞎掉,那我劝你还是不要动这个念头了,不想戴框架的话还有隐形嘛。

  然后归纳一下,

  致所有想要摘镜的朋友:

  心理健康是前提;

  术前检查是关键;

  术中细节定乾坤;

  术后风险共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