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近视高发
而且呈低龄化趋势
家长们在孩子近视后
戴不戴眼镜这一点上比较纠结
有人说,孩子近视不算病
视力不好只要戴眼镜行了
还有的人认为
近视是可以医治的
众说纷纭哪种说法比较可信?
你先应该了解一下近视的成因
近视,是由于我们的眼轴变长,导致外部的可见光无法落在视网膜上,聚焦形成清晰的图像。
先天的遗传因素外,后天的用眼习惯对近视的发病影响更大。特别是长时间持续的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眼睛疲劳,调节紊乱,诱发近视。
过去,许多人的近视都是发生在小学以后,但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课外班的兴起,学龄前儿童的用眼负担不断加重,近视的发生年龄也在不断前移。
你知道假性近视吗?
假性近视顾名思义,不是真正的近视,它主要是由于长时间连续的近距离用眼,导致眼睛过度疲劳,调节能力出现异常引起的。简单来说,是眼睛太“紧张”了。
很多人口中能够矫正的近视,其实指的是假性近视。假性近视表现和近视几乎相同,都会出现视力下降,电脑验光出现近视度数(通常在150度以内),但通过散瞳验光后,度数会降低或消失。如果度数没消失,则为真性近视。
由于假性近视在青少年中十分常见,在专科的眼科医院,医生会为16岁以下的孩子进行散瞳验光,先用睫状肌麻痹药水让孩子的眼睛完全放松后,再检测屈光状态,来区分真假近视。所以我们常常发现,孩子到医院查视力时需要点眼药水。
假性近视是近视预防的然后关口,如果没得到科学的干预,会发展为真性近视。在假性近视期间不调整生活用眼习惯、误配眼镜、进行所谓的“科学理疗”,都可能会导致近视的发生和过快的增长。
那么真性近视该如何矫正?
如果错过了假性近视的矫治窗口,发展为真性近视。那么需要根据医生的检查,合理验配眼镜。
目前,对于大部分未成年人,框架眼镜都是不错的矫正手段。框架眼镜没严格的护理需求,摘戴方便,低度数(150度)以内的学生,可以根据视力,选择上课看黑板或平时看远处时佩戴眼镜,写作业、运动时摘掉眼镜。
高度近视、高度散光的孩子,框架眼镜的矫正质量不理想,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验配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隐形眼镜贴合角膜,矫正质量好,能够良好地帮助屈光条件复杂的孩子矫正视力。但隐形眼镜的护理要求高,需要孩子配合家长和医生做到卫生配戴、定期清洁、定期复查,所以一般建议8周岁以上,有一定自理能力的孩子配戴。
近视发展过快的孩子,可以选择OK镜进行矫正。OK镜也叫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硬性隐形眼镜。通过改变角膜形态,让边缘影像也聚焦在视网膜上,减少周边离焦效应对眼球增长的刺激,控制近视发展。它大的特点是晚上睡觉佩戴8-10小时,白天不用戴眼镜可以拥有良好的裸眼视力,不影响学习、运动。家长也更方便帮助指导孩子进行护理工作。
在孩子近视后,无论选择哪种矫正手段,都需要的家长更多的关注,不轻信谣言,配合医生进行科学规范的矫治和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