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问医生在线诊室平台

强迫型人格是怎么引起的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2日 08:39

当一个人的情绪反应、行为和社会交往出现持久而明显的异常时,则被称为人格障碍。这种人格障碍会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就表现出来,并且在成年后继续逐渐明显。根据调查显示,在一般人群中,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10% ~ 15%。

强迫性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这类病情的患者做事往往比较谨慎,希望一切都能尽善尽美。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往往可以在工作中大有作为,但也有时由于过于注重细节,墨守成规,会影响工作的效率。在生活中,患者往往会用严格的标准去衡量身边的事情,这会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都陷入一种紧张焦虑的氛围中。大量研究认为,强迫症与强迫性人格障碍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有数据显示,约三分之一的强迫症患者存在强迫性人格障碍的现象。

1.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病因:

人格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有研究认为,强迫性人格障碍存在一些遗传因素,同时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父母患有精神障碍、家庭破裂、儿童期遭遇虐待、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以及与不良的群体接触等,都可能参与影响人格的正常发展。

强迫型人格障碍一般在孩子和父母的交往中开始萌芽。在幼儿时期,如果父母管教严格,往往会规定孩子必须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时间和方法是不可商量的。久而久之,孩子做事都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了事被父母责怪。比如有的家长会规定,孩子睡觉前半小时必须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整齐地放在床头,衣服要叠在裤子上面;比如孩子喜欢摸小猫小狗,有的家长会下意识地打他的手,喊“脏”。这样,孩子往往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追求秩序、讨厌脏东西、不得不频繁反复洗手的性格特征。

2.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

强迫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工作狂。注重工作效率和程序,远胜于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患者往往追求完美,注重细节,反复思考,按部就班,希望一切都能按照既定的程序发展,以保 证自己对外界和自己的掌控,从而缓解自己因不确定性而产生的内心不安 全感。另一方面,这也导致了患者不喜欢变化,难以适应新环境的特点。同事在工作中往往觉得自己值得信任,但由于自己对自己和他人都要求严格,喜欢控制别人,要求别人严格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同时又不善于情感表达,所以很难找到知心朋友。

温馨提示:济南的神安医院-济南大学实践教育基地,是山东省一所集专业、科研为一体的精神心理疾病诊疗专科二级医院。医院在治疗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癔病、疑病症、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顽固性失眠、睡眠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