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其检出率因各种方法而异,对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流行因素的分析就很难确定。但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与性行为因素有关,这一点已经明确。而个体的卫生状况好,注意经期卫生,同房前后卫生,使用宫内避孕环等均可以使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的几率降低。
(1)性行为:导致尖锐湿疣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夫妻间性生活不卫生。研究表明,不洁的男女性生活是感染尖锐湿疣的主要原因。男性尖锐湿疣主要是由性接触引起。尖锐湿疣患者是主要传染源,传播快、感染率高。妇女近期的性伴侣数、性交频率、性伴侣患有生殖道疣等均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尽管有些研究表明初次性交年龄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也有关,但这种因素受性伴侣数的影响,调整性伴侣数后,其危险性无显著性意义。
(2)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力低下也是诱发尖锐湿疣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开始没有尖锐湿疣的朋友在日常的生活中接触尖锐湿疣患者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用具如:脚布、脚盆、衣被,甚至于厕所的马桶圈等,均可传染。宿主的免疫力对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及病变的进展有很大的作用。有研究发现,肾移植的免疫抑制者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率是正常人群的17倍。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人群中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率也增高。由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人群性行为比较混乱,伴侣数较多,初次性交年龄小等因素,使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几率增加。但有些研究并不能证明免疫抑制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有直接的相关性,人类乳头瘤病毒人群可能由于自身暴露的危险性高或机体抵御潜伏病毒的能力降低而使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率增高,这一人群的人类乳头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出水平高于正常人群,这表明机体抑制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能力降低。
(3)外伤感染:引起尖锐湿疣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外伤感染所引起来的,尖锐湿疣的乳头瘤病毒可经皮肤或黏膜上的小小破裂伤口侵入体内,致使病菌大量 地繁殖开始发病。因此,要谨慎对待破裂的伤口。请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要特别的注意。
(4)怀孕:有研究表明,妇女怀孕次数增多,分娩次数,流产次数等并不增加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危险性,畸胎的个数却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有些研究表明孕期妇女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率高,而且病毒检出量也增高,但这可能是由于孕期病毒水平增高而使检出效率提高所致。一项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人类乳头瘤病毒的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人类乳头瘤病毒不依赖病毒的含量,结果发现孕期与非孕期妇女的感染率无显著差。
(5)口服避孕药:尽管口服避孕药可以增加宫颈癌的危险性,但它是否影响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还存在很大争议。有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药确实能增加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几率,但有人认为口服避孕药对宫颈低度病变的发生无影响,却可以增加高度病变的危险性,因此认为口服避孕药是通过改变疾病的进展状态,而不是直接影响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率。
(6)吸烟:吸烟能降低人体的抵抗力,所以吸烟也是尖锐湿疣发生和复发的危险因素。资料表明,吸烟的人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会高出3倍多,病且发病率会随着烟龄和日吸烟的支数增加而增加,另外吸烟还能够促进尖锐湿疣的复发。
(7)饮酒和饮食:饮酒是很多疾病发病和复发的危险因素。饮酒可影响人体淋巴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人体的免疫力。另外酒精能抑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增加高危性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湿疣的发生和复发。经常吃辛辣的食物也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8)性别与年龄:年龄是尖锐湿疣的独立危险因素,80%的尖锐湿疣发生于16~34岁的青年人,尖锐湿疣发病高峰年龄为20~25岁。男性平均尖锐湿疣发病年龄为22岁,女性尖锐湿疣为19岁,男女尖锐湿疣发病比例约为1︰。 (9)其他性病:尖锐湿疣与其他性传播疾病如生殖器、淋病、艾滋病等密切相关,其原因是尖锐湿疣患者多有也可导致其他性病的危险性行为。还又就是一些性病的病原体破坏了黏膜屏障,使机体抵御人类乳头瘤病毒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尖锐湿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