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患者音乐治疗方案是怎样的?自闭症又被我们称为孤独症,是世界上很多、学者关注并研究的一种严重的、病因未明的、广泛性身心发展障碍性的疾病。专业医师研究对于自闭症儿童进行了音乐治疗实训的专题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音乐文化心理认同感,会受到不同社会环境、地区、家庭和日常监护人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自闭症儿童音乐治疗方案的制定值得音乐治疗师去探究。本文是自闭症儿童音乐治疗方案探讨的续篇。
一、促进自闭症儿童语言的训练
语言能力是人类智力结构中重要的基本能力之一,是人类在未来成长过程中许多能力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它是人类进行交流和学习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自闭症儿童语言发育的迟缓,也是造成其认知水平低于同龄人的原因之一。因此,在音乐治疗时应重视和加强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的训练。
要发展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就不可忽视听觉的训练。大部分自闭症儿童的听觉能力要低于正常儿童,但是听觉系统却没有问题,只是自闭症儿童没有聆听外部声息的意识和习惯。这时,治疗师可通过听辨音高的训练对自闭症儿童的听觉注意、听觉识别、听觉理解、听觉选择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培养自闭症儿童听觉器官的聆听意识和习惯,从而提高自闭症儿童接受和分辨外界声音的能力。
(一)、听觉训练—听辨音高的训练
训练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先需解决的问题是听的问题,继而是发音的控制力,后是字、词、句的使用,上述是提高自闭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因素。
问题与方法:阶段,治疗师可利用适合自闭症儿童音域的旋律类打击乐器(木琴、音砖、棒中钟、彩色音钟等)、钢琴、人声等使自闭症儿童做音高对应活动。治疗师“制造”出一个单音,如患儿不说话,可让患儿用乐器仿效去弹、敲,打出相同的音,逐步过度到唱、唱奏同步等活动。患儿有语言,能够接受指令,可要求他(她)用人声去模唱后再奏出,直到唱奏同步。当自闭症儿童能基本模唱出单音音高时,就可进入下一阶段音程的训练。音程以选用协和音程为原则,起初,治疗师奏、唱出一个大三旋律音程,患儿则仿奏、仿唱,直到唱奏同步,能分辨出两音的高或低。治疗师弹奏大三旋律音程时,应在患儿说话音域内,以能说清楚的那个音为准,向上构置大三旋律音程,如基准音是b,则可在b—b1间练习,过后可选说不清楚的那个音为准,向上构置大三旋律音程进行练习。当患儿有点理解能力时可加入语言进行认知训练。
(二)、旋律音调法
此方法结合音高、节奏及手势,可对改善自闭症儿童说话没有抑扬顿挫或说话流畅性差有很好的效果。如自闭症儿童说话短促、断断续续、结巴、平音均适合此种方法。在用此方法之前,必须先找到自闭症儿童说话声音的实际音高,再依其结巴、断断续续……的字词作节奏、音高的练习。如,自闭症儿童说话声音的音高大部分无中央C上方的D音出现,而只会说几个短促的音(如多讲三个字“老师好”),可用改变旋律音调法去训练,如“老师好”的旋律变化为: 练习之后可将字增加为“老师你好”,旋律变化为: 然后再看自闭症儿童进步情形增加不同的字进行节奏、音高、长短的训练。当自闭症儿童不能理解时,治疗师可用手势的高低来帮助自闭症儿童理解说话声调的变化和长短。
语言与声音(音乐)是相辅相成的学习沟通工具,适合自闭症儿童能力的音乐性活动或音乐治疗中使用的方法,是可以改善和提高自闭症儿童语言沟通能力的。
自闭症患者音乐治疗方案是怎样的?研究表示:音乐的体验,可能会使自闭症儿童变得着迷。着迷会造成自闭症儿童转为内向,不理会周围的环境,心不在焉地凝视,着魔似地摇晃或哼哼。这时的音乐成了患儿逃脱现实的工具、一种独处的方法和保护措施,这时的音乐体验反而成了一种制约,治疗师必须对此行为进行对抗,把患儿的这种音乐体验转向感性意识积极的情境中。祝小朋友能够早日康复!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