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一种很难处理的皮肤病。大部分的带状疱疹患者均会一定程度的神经痛。西医基本上是采取抗病毒治疗、止痛治疗、营养神经治疗等措施为主,无法有效的这一疾病。而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的治疗,需要责之于疾病发病的病因病机,并应辨证论治采取适当的方剂治疗。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带状疱疹的患者内伤情志导致肝经气郁,郁久生火促使机体体表腠理不和;或是由于机体脾虚湿郁,郁久化热,并与外来毒邪相携发病。因此,对于带状疱疹的辩证,主要分为肝胆湿热证、脾虚湿蕴证两大证型。
对于肝胆湿热的带状疱疹患者,基本上是采取清泻肝胆的治法,可以选择黄连、黄柏等中药,临床上主要是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这类患者。对于脾虚湿蕴的带状疱疹的患者,就需要采取健脾祛湿的治法,可以选择白术、淮山、藿香、茯苓等中药,临床上主要使用除湿胃苓汤等方剂进行治疗。
若是带状疱疹的皮疹反复出现,难以消退,并可以伴随持续不止的剧烈的疼痛,此时患者不仅具备有上述的证候情况,还可以辩证为患者的气血循行不畅,导致局部气滞血瘀。此时,对于气滞血瘀的带状疱疹患者,就应该给予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治法,选择如柴胡、吴茱萸、地龙、黄芪、天麻等中药,并适当的选择柴胡疏肝饮、小柴胡汤等方剂进行化裁治疗。
除此之外,除了中药可以按证型进行内服外,还可以适当的选择部分的中药煎煮后进行外敷。此类外敷的中药,需要选择一些可以发散的、清热解毒的、祛水消肿的、收敛的等多种作用的中药,如金银花、野菊花、连翘、大青叶等中药。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方式十分繁多,主要的治疗,是采取药物的内服治疗和药物外用治疗。一般而言,对于带状疱疹患者的中药治疗,需要先行依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进行辨证分型,再依据患者的证型和体质,选择适当的方剂进行个体化的加减,从而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