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的时候我们总会被告知丙肝抗体阳性,那么到底丙肝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丙肝抗体阳性就是说体内很有可能有丙肝病毒存在。那么是不是被诊断丙肝抗体阳性就一定说明体内有病毒呢?正是因为很多人都有这个错误认识,所以在此为大家介绍一些丙肝知识,帮助大家改正对丙肝的错误认识。
丙肝抗体阳性不能作为判定标准
丙肝抗体阳性一般就是说曾经感染过丙肝病毒,只要是感染或不管有没有,几乎上终生都可能呈现出阳性的结果,所以说并不能作为判断疗效和传染性的标准。检查结果是这样的话,再做一个肝功能和B超,来进行确定。
丙肝知识大扫盲:一般认为以下几种情况会导致身体出现丙肝抗体阳性的现象。
1、曾经感染过丙型肝炎病毒
如果患者没有做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但是HCV-RNA呈现出阴性且转氨酶等指标都正常的话,那么就说明患者可能曾经感染过病毒,但是现在已经痊愈了。所以不需要再进行治疗,只要做到定期复查就可以了。
2、丙型肝炎患者
丙型肝炎患者如果检查结果为丙肝抗体阳性,并且HCV-RNA也是阳性,那么不管他的肝功能正不正常,都可以判断患者得过丙型肝炎,如果没有禁忌症的话,就应该进行抗病毒等治疗。
此外还有其他的情况也会导致丙肝抗体阳性,所以一定要对这些患者进行多次检查或者是复查才能排除误差而进行确诊。这类患者的抗体没有什么保护力,患者也不会出现不适感,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一些其它表现,所以说一定要做到及时诊治。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