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患者在处于病变期间,是会出现肺部疼痛不适以及心脏状态异常的病变现象,在随着肺心病治疗不当的反复影响和损害到身体之后,也就会导致患者易出现吐血、心衰、骤停性等相关的异常情况,因此在面对肺心病形成的过程中,也必须要根据实际的病损程度而灵活制定好治疗的方案,从而使身体的状态更好地得到妥善的。
肺心病患者在处于病情程度有轻重不同的影响下,一些较轻的病变程度可直接使用药物治疗,而有一些相对较重的病情则需要药物治疗、氧疗等相关的方式进行配合治疗,而疗法中对于氧浓度的指标以及氧流速方面也都会有所要求,并不是说胡乱戴个氧气罩就可以进行氧疗性治疗。毕竟肺心病对于肺部以及心脏所造成的损害都是会直接影响到吸氧的状态,所以在氧疗期间的方式有所不同时,则会造成肺心病治疗的效果产生不同的变化影响。
肺心病患者在氧疗法过程中,对于吸氧方面必须要氧的浓度达到90%这个指标,以确保自身能够呼入足够的氧气并防止二氧化碳对肺部的运行状态造成影响。同时在吸氧时必须要使用持续低流量的吸氧方式,即需要氧流量低于2升/分钟,并且持续性12到15个小时进行吸氧疗程。毕竟长时间的吸氧也有可能会导致氧中毒现象,甚至易出现二氧化碳的潴留,所以对氧气的限量、限流都是为了更好地使氧份能够在身体内部正常运行并改善病情程度。
由上述可知,肺心病在通过氧疗法治疗的过程中,其吸氧时要使用持续低流量的吸氧方式,并且确保氧份的浓度需要持续在90%左右,同时在每天吸氧的时间范围大约是12到15个小时,只有通过对吸氧时间、吸氧的浓度以及吸氧的流速方面都做出有效的调整和坚持之后,才能够使肺心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改善,并且防止氧中毒或是二氧化碳潴留的现象出现。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