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三叉神经痛在临床上已经出现了几个世纪,但三叉神经痛和其他颅神经痛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医学人员认为髓鞘的完整性和三叉神经痛息息相关,所以髓鞘的完整性多年来一直是医学人员研究的焦点。造成典型三叉神经痛的原因一般是因为三叉神经的根部被血管压迫,具体来说就是脑干近端有许多血管经过,而有些人血管天生比较长,随着年岁增长,血管可能变得比较扭曲或弯成环状,血管的行经路径太靠近三叉神经而造成三叉神经受到压迫,使得三叉神经产生病变而导致三叉神经痛的发生。
临床上还看出,三叉神经痛和生活方式状态有关,生活方式状态较好的病人生病极少,而生活方式状态略差的人患上三叉神经痛的几率大,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规避忧郁的情绪也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三叉神经痛的发生。
典型的三叉神经痛通常发生在单侧的上颚神经支与下颚神经支,推测可能跟血管压迫的位置有关。症状特色则是剧烈性、阵发性、短暂性、在脸颊及下巴处,因此可能突如其来出现像电到、刀刺的强烈痛感,但几秒或几分鐘后就停止,下次又突然发生。因为这种痛感太明显,许多患者的感觉缺损症状反而不太明显。这种痛感也可能因为外来的动作而加重,比如讲话、微笑、吃东西,更严重者则是只要触碰这侧的皮肤,比如化妆、刮鬍子就会痛,极端状况就是连风吹、洗脸也感觉痛。
若是肿瘤压到或是多发性硬化症、感染干扰到三叉神经,则称为症状型三叉神经痛,与典型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大同小异,但是痛感可能会比较持续性发生,不过仍无法单靠症状区分,临床上会透过影像检查,区别三叉神经痛是否有其他病灶引起,比如三叉神经若是被肿瘤压迫,则需处理肿瘤才会改善这种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有时可能会和牙痛相混淆,两者症状上虽有些差异但二者也有相似的地方:比如牙痛是持续性疼痛,分布范围局限在特定位置,多半是咬东西等口腔内动作才会诱发疼痛。然而光靠症状仍难以判断,所以大家在看病前要先排除牙痛问题再转到神经科。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