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这在30到50岁的女性中很常见,20岁以下的女性很少见。据统计,30岁以上的女性约有20%患有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类型:
1.根据肌瘤的生长部位:分为子宫肌瘤(90%)和宫颈肌瘤(10%)。
2.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三类:
①壁内肌瘤:占60%-70%。肌瘤位于子宫肌壁之间,被子宫肌层包围。
②浆膜下纤维瘤:约占20%,纤维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并从子宫表面突出。肌瘤表面仅被子宫浆膜覆盖。如果肿瘤继续在浆膜表面生根,只有一个蒂与子宫相连,称为带蒂浆膜下纤维瘤,营养由蒂内的血管供应。如果血液供应不足,纤维瘤可能会坏死。如果椎弓根扭转破裂,纤维瘤脱落形成游离纤维瘤。如果肌瘤位于子宫体壁的一侧,并在阔韧带的两个叶之间突出,则称为阔韧带肌瘤。
③ 黏膜下肌瘤:占10%-15%。肌瘤向宫腔方向生长,从宫腔突出,表面仅被粘膜层覆盖。黏膜下肌瘤容易形成蒂,常引起子宫收缩。纤维瘤可以从外子宫颈挤出并伸入阴道。
多发性子宫肌瘤。各种类型的肌瘤可发生在同一子宫,被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
症状:
大多无症状,只是在体检时意外发现。症状与纤维瘤的位置和变性有关,但与纤维瘤的大小和数量关系不大。常见症状有:
1.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这是子宫肌瘤常见的症状。更常见于大的壁内纤维瘤和粘膜下纤维瘤。肌瘤扩大子宫腔,增加子宫内膜面积,影响子宫收缩。此外,肌瘤可能挤压肿瘤附近的静脉,导致子宫内膜静脉丛充血和扩张,导致月经流量增加和经期延长。
2.下腹部肿块:当纤维瘤较小时,腹部感觉不到肿块。当肌瘤逐渐增多时,当子宫怀孕3个月以上时,可从腹部摸到子宫。巨大的黏膜下纤维瘤可以脱离阴道,外阴脱垂的肿块患者可以就医。
3.白带增多:壁内纤维瘤增大了白带的面积子宫腔内,子宫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并伴有盆腔充血,导致白带增多;一旦子宫黏膜下肌瘤被感染,就可能出现大量化脓性白带。如果有溃疡、坏死或出血,可能有带血或脓性、恶臭的阴道分泌物。
子宫肌瘤的治疗因人而异。无论是定期复查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医生都会为您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