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导致子宫增大,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该病通常发生在30-50岁的女性。子宫肌瘤往往发生在生殖年龄,在青春期前不太常见。子宫肌瘤可引起月经异常、便秘、腹痛、背痛等症状。患者对子宫肌瘤不是很熟悉,主要集中在子宫肌瘤的具体定义和子宫肌瘤的病因。
什么是子宫肌瘤?
子宫分为宫颈和子宫,子宫分为三层:1.外层为子宫浆膜层;2.中基底层由大量平滑肌组织、少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组成;内层是子宫内膜层。如果子宫中层平滑肌细胞增生过多,就会形成子宫肌瘤,引起子宫扩大,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一般来说,增大的子宫平滑肌瘤称为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的病因是什么?
子宫肌瘤发病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以下人群易患子宫肌瘤:1.育龄妇女;2.不孕、性不平衡、情绪低落的妇女;3.长期食用含激素的反季节水果、化妆品,或短期食用、喂养禽类雌性。子宫肌瘤往往发生在育龄期,青春期前不太常见。绝经后,肌瘤会缩小和消退。由于育龄妇女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高于青春期和绝经后妇女,这表明该病与女性性激素有关。一些研究证实,肌瘤中雌激素的代谢物和受体明显高于正常的基础值。因此,认为对雌激素的高度敏感性是纤维瘤发生的重要因素。此外,该病还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
子宫肌瘤可引起子宫增大,并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尿频、尿急、便秘、白带异常、不孕、流产、腹痛、下腹肿胀、腰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在6-12个月内定期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尤其是有家族遗传倾向的患者。一旦发现子宫肌瘤在短时间内明显增多,就需要及时就医。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