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有效地抢救和护理,对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非常重要,在产妇的妊娠期、分娩期和产后期要做好相应的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产后出血的预防要在产前就要开始要对孕妇阐述产后出血的危险引起其的足够重视。产妇要做好7个方面的护理工作。
一、在孕妇的孕育期间,要加强孕期的保健,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对于存在产后出血相关危险性因素的孕产妇,应进行充分的产前监测,并给予合理有效的预防性治疗。
二、大部分产后出血出现在初产妇中间,初产妇因为缺乏分娩知识,对分娩有恐惧心理,在分娩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不能很好地与医生配合,容易产生身体疲劳和子宫肌疲劳,延长产程,产后出血发生的几率跟着增加。因此,在产前检查中,产妇要多了解分娩的知识,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从心理上克服因分娩而带来的焦虑等负性的心理反应。
三、在产程中,医护人员要为产妇保持良好的宫缩,密切的地观察胎心,要密切注意胎先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情况。对产程的进展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定期做肛查,了解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情况等;
四、在第二产程中,医护人员应该注意防止产程过长,正确引导产妇使用腹压;胎儿在娩出时应注意保护好会阴部位,使头先缓慢娩出,要防止软产道撕裂伤;进行会阴切开术的时候,应在胎头拨露时,切开会阴并加强监护;
五、在第三产程中,医护人员应该注意观察胎盘剥离的基本征象,切忌粗暴地牵拉脐带和对子宫进行按摩等,要正确、适时地帮助胎盘胎膜的娩出;
六、对胎盘实施常规检查,检查其是否完整,在胎儿娩出以后半个小时,胎盘还是不能娩出的,护理人员要施行人工剥离胎盘术,动作应该准确轻柔,避免损伤子宫;同时检查胎盘胎膜的完整性。
七、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等情况;及时注射缩宫素,从而促进子宫的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的可能性。
积极的预防产后出血可以降低孕妇的产后出血的概率,要重视每一次的产检,临产前要对生产情况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孕妇产后出血要积极的采取措施,还要加强产妇的心理防护,消除产妇和家属的心理压力,从而配合治疗。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