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血管瘤是血管组织的良性肿瘤之一,以鼻及鼻窦常见。反复间歇性鼻出血和鼻塞,症状出现在一个鼻腔。这种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在青年和中年更常见。鼻腔血管瘤可分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前者约占80%,发生于鼻中隔,后者发生于下鼻甲和上颌窦。那么,中医如何治疗鼻腔血管瘤呢?
1.中医辨证治疗:肺经积热,瘀血阻滞,治疗:清肺化瘀散结。方药:加味回皮逐瘀汤(《医林改错》)。桃仁、红花、甜蜡、桔梗、地黄、当归、玄参、柴胡、枳壳、赤芍。加入桑白皮、地骨皮、黄芩,增强清肺功能;痰多者,加瓜蒌、天竺黄;咽喉肿痛咳嗽者,加射干、山杏。如果是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治疗: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处方:柴胡清肝散(《景岳全书》)。柴胡、陈皮、芍药、枳壳、甘草、川芎、香附。宜加丹皮、红花、桃仁活血化瘀;夏、瓜子、天竺黄、浙北等多加痰;鼻出血、头晕、烦躁、口干、口苦、胸闷、舌红、苔黄、脉弦数等。加入龙胆、夏枯草、白茅根;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加生地黄、玄参、麦冬、花粉等。
2.中药外治:如果是鼻出血,用百草枯、血余炭、马勃粉、白芨粉、三七等清热收敛止血的药粉吹鼻腔。或者把上面的粉末涂在纱布球上来填补出血的地方。如果是出血,就应该按‘流鼻血’处理。
3、中医经络治疗:肝经入喉,若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堵塞静脉,且时间久了,会结块形成暗红色肿块;肝郁化火,肝火上火,脉络蒸损,故鼻出血复发,颜色深红,量多;肿块堵住了鼻腔,所以鼻子被堵住了;肿块堵塞咽鼓管,可引起耳鸣耳聋;肝气郁结导致胸闷胁痛。舌尖瘀滞是气滞血瘀的表现;舌红苔黄或脉数,为肝胆火象。
4.中医其他疗法:冷敷疗法:将浸有冷水的毛巾或冰袋敷于前额或颈部。引导疗法:将患者的脚浸入温水中;或者将大蒜捣成蒜末,敷于涌泉穴。穴位按摩按压法:手捏单侧或双侧太溪穴。在患者头部进入前1-2英寸发际线中线处按揉(也可用双侧风池穴)。用手护住两侧鼻翼止血。鼻吹疗法:用清热敛血止血的药粉吹入鼻腔。常用的药物有百草枯、痈、马博散、三七等。或者,可以将上述药粉放在棉片上填充出血处。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