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青少年做心理咨询案例时,我们经常会请家长做心理咨询。但是,在向父母解释必要性时,他们都会觉得是孩子有问题,那么为什么父母需要心理咨询呢?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首先,当孩子被发现有“问题”时,父母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和焦虑,家庭环境也会处于紧张状态。即使孩子来心理咨询,家庭环境没有改善,也很难看到孩子的变化。
其次,孩子之所以会有“问题”,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就像人不能脱离社会生活一样。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基本上可以从家庭中找到原因,孩子承担着家庭关系不正常的“责任”,表现为各种行为和心理问题。
家庭是社会运行的基本单位。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成员主要包括父母和子女。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多元文化并存,家庭构成也呈现多元化,如丁克家庭、单身、单亲爸爸或妈妈、同性恋家庭等中国有句话叫“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心理学家观察到,一个有问题的家庭背后令人惊讶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批评、指责、冷漠和控制,这些不舒服的表达在家庭成员之间是相互因果的。因此,基于家庭系统理论的观点摒弃了“正常”和“异常”的概念,强调有利于在家庭过程中维护家庭功能的整合和维护模式。
对于一些特定的家庭来说,非正常的运行模式可以保持家庭的良好功能。比如面临感情破裂、分居或离婚的夫妻,可能更有利于家庭成员身心的健康发展。
心理学家米牛清认为,家庭成员的构成远不如家庭中的互动模式重要。两个人相识,相知,相爱,步入婚姻殿堂,从我到我们的改变,一个新的家庭诞生了,夫妻制度建立了。
新婚夫妇的重要任务是相互补充和适应。在传统文化中,男性主导和女性主导是在特定文化中有所区别的夫妻的互补功能。来自男性主导家庭的女孩很难爱上来自男性主导家庭的男孩。
人的心理活动起源于出身家庭,夫妻的适应是对两种家庭模式适应性的检验。
家庭成员通常有多重角色。男人可以是父亲、祖父、儿子、丈夫和兄弟,女人可以是女儿、母亲、妻子、祖母和姐妹。不同关系中的角色有着完全不同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上述案例中的妻子还没有协调好女儿和妻子的角色和功能,导致了她们之间的冲突。
明确的界限是确保关系中特定角色功能的关键。在父母面前,丈夫是听话的,抑郁的,谨慎的。如果他们把自己的抑郁和不快发泄到妻子身上,或者因为妻子不尊重老人而大发雷霆,我们会说丈夫的界限不清,夫妻制度维护得不好。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