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和鞘膜积液有什么区别?当孩子出现疝气或鞘膜积液时,腹股沟可能会有肿块。大多数父母不熟悉这两种疾病的症状,所以他们不能区分。以下是小儿疝和鞘膜积液的区别,以便今后更好地鉴别该病。
小儿疝的特征性临床表现
腹股沟区或脐孔有时无肿块,有时大小不同。站立哭闹时腹内压增加,出现或变大肿块。早期仰卧位时,肿块可能自行消失或用手处理,哭闹可能停止。除质量特点外,大部分患儿早期无明显不适,家长常因腹股沟小、阴囊双侧不对称或脐孔质量不对称而带其去看医生。随着年龄的增加,疝囊会不断增大,并可能发生嵌顿和绞窄的可能性,甚至引起睾丸或卵巢梗死、萎缩,因此应及时治疗。
鞘膜积液的临床表现
在阴囊内有一个慢性、无痛、进行性的囊性肿块。少量积液可能无症状;随着液体量的逐渐增加,患侧阴囊可能会感到下降、拉扯或肿胀和疼痛。如果液体过多,阴茎会在包皮内收缩,影响排尿、性交和走路。
体格检查中鞘膜积液有不同的类型和表现:
1. 睾丸鞘膜积液:睾丸鞘膜积液腔内可见大量鞘膜积液,卵圆形或球形,表面光滑,囊性,无压痛,睾丸及附睾触诊不清,透射试验阳性。
2. 精索鞘膜积液:囊性鞘膜积液位于睾丸或腹股沟阴囊上方,呈卵圆形或梭形,表面光滑,伴精索运动,透射试验阳性,下方可触及睾丸和附睾。
3.混合性鞘膜积液:睾丸和精索鞘膜积液同时存在,无沟通,可并发腹股沟疝或睾丸衰竭。
4. 睾丸精索鞘积液:(婴儿)鞘突在内环处闭合,精索未闭合,与睾丸鞘腔相通。外观多呈梨形,位于阴囊内。
5. 交通性鞘膜积液:鞘膜积液的数量与体位有关。侧卧位鞘膜积液减少或消失,站立位鞘膜积液增多,可触及睾丸和附睾。如果腹股沟突和腹腔之间的通道很大,可能会有一个野管或大网膜进入鞘并突出成为腹股沟斜疝。
小儿疝气和鞘膜积液可区分这两种疾病的症状。我希望这些知识对你有帮助。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