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精神心理病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如果这些患者康复后不继续训练,会继续影响社交能力,终成为复发的隐患。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要让患者敢说,第二要学会说话。护士要告知患者家属,为患者营造轻松平和的氛围,让患者有机会随意表达意愿,而不是因为言语不当而被患者打断、嘲笑或鄙视。对于不擅长说话的患者,家属要找机会自然诱导患者说话。比如让他对一些家庭事务发表意见,和他讨论新闻和趣闻。
只要病人说话,不管他说的有没有道理,都要听他的发言,尽可能尊重他的意见,不要轻易反驳他。至于言语的组织,主要体现的是思维的组织,与患者的文化程度密切相关。
这方面的训练绝不是一次性的努力,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进行探索和总结。语言重要的功能是交流。只要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让别人理解,你就能胜任人际交往。所以,不要对患者要求太高。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需要一些基本的礼仪,精神病人因病长期与外界隔离,不可避免的会对这些礼仪感到陌生,因此需要为其提供再培训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有意安排客人来你家做客,提前征得患者同意,询问患者对来访者的态度,安排患者将要扮演的角色。向来访者说明患者的情况,特别是介绍患者愿意听哪些话,不愿意听哪些话,让客人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会后因言语不当而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客人到达后,由家属推荐,然后由患者主要负责接待。在交谈过程中,要引导和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发现患者有不恰当的言语,主动“绕场”而不是当面交谈。另一方面,他们指导家庭成员带领病人去购物,去郊游,互相拜访。
在每一次社交过程结束时,都要主动与患者交流感受,善于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并给予鼓励。在此基础上,要及时指出不足。
做好以上几点,对于恢复期的精神心理病人来说非常重要。在临床工作中,应将心理康复理论渗透到护理患者的一言一行中,以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