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一个“标准”的人都会迫切地变成这个“标准”,这是大多数人焦虑的根本原因。
有朋友说,他用成绩碾压了所有的学校败类。他的一些同学在三四线城市买房买车,结婚生子,达到了“标准”。看着别人晒着自己的爱情,所有的岁月都是宁静而美好的。但是一个人工作感觉很失败。
“人生赢家”这个词,似乎是赞美一个人的标准,而判断一个人是否符合“人生赢家”的两个重要的条件,就是“有房有车”和“结婚生子”。
02
然而,生活不是一场赌博。人生没有“赢家”和“输家”,只是走的路不同而已。
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有的人大学一毕业就工作,然后结婚生子,让父母早日抱上孙子。他们不仅成为了真正的人生赢家,他们的父母也成为了人生赢家。
还有一部分人,毕业后会通过继续深造或者自己创业来追逐梦想,所以他们的“标准”生活会推迟,甚至到了40岁,他们会独自租房。
除了一部分人渴望过上“标准”的生活,中国很多父母都渴望让孩子早日过上“标准”的生活。
很多家长认为有一个“标准”的孩子就足以证明自己是成功的,会为自己的基因沾沾自喜。
不仅如此,父母还会在孩子成年后为他们设定一个“标准”的生活,比如24岁前结婚,26岁前生一个孩子,30岁前生二胎,然后享受他们期待的“抱孙子”的计划。这样才能让父母觉得自己的生活是“标准”的。
事实上,很多水平较高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较低。所以,对孩子期望越低的父母,成就越高。
03
人生不是一场赌博,而是一次旅行。如果把人生当做赌博,追逐,攀比,这种人生注定永远伴随着焦虑。
不同的人生不一样,我们都希望高活得精彩,因为每个人生都不一样。
我遇到过渴望通过“标准”的人。他们为自己设定了详细的人生目标。他们会对住房、汽车、储蓄、婚姻、孩子等等做出准确的时间规划。并认为只有按期完成,才能成为所谓的“人生赢家”。
其实“人生赢家”不过是过着大众的“标准生活”,其实挺无聊的。
生活成了“标准答案”,成了庸俗的“大多数”。这样的人生不算成功,但也不可悲,只是有点无聊。
04
努力向自己想要的生活靠拢,而不是追赶“标准”,在努力的过程中享受生活的美好和温暖,这样才不辜负岁月。
不要给自己定“标准”,不要给孩子定“标准”,不要羡慕别人的“标准”,不要嘲讽别人的“不合标准”。这是人生的能力,也是人生起码的智慧。
如果世界上有“标准”的生活,那就真的不值得过了。
没有无比正确的人生,只要你对生活有一个美好的期待,并一直努力进取,拥抱亲人和家庭,努力工作,在能力范围内回馈社会。那么你走的这条路就是好的生活方式。
值得过的生活,一定不是“标准生活”。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