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主要表现为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如反复思考某个问题或重复不必要的行为。强迫症很少在婴儿身上表现出来,通常在6岁以后。那么儿童强迫症有哪些表现呢?
儿童强迫症的表现
强迫的概念表现为重复的无意义的想法、思想、印象或冲动。比如有的孩子强迫自己反复数窗户栏杆的数量,有的孩子睡前把衣服鞋袜按一定格式翻来覆去,有的孩子反复洗手。
强迫行为具有重复性、刻板性和仪式性,但行为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不会有任何有意义的结果。有些孩子还可能有明显的情绪焦虑,如果强行控制,焦虑会更严重。这类孩子一般智力正常,或者高于正常。他们往往是善于思考,没有其他精神异常的孩子。
儿童强迫症的成因
1.父母的不良性格和教育方式。
调查显示,一些孩子的父母往往具有胆小、过于谨慎和矜持、遇事优柔寡断、事后爱反复检查等不良性格特征。对父母和孩子的过度要求,比如对卫生的过度要求,生活规律的僵化,都可能是导致这种疾病的原因。
2.这个孩子受到了心理刺激。
在一些强烈的心理刺激下,比如得知亲人或同学病重或去世,考试不顺利,被老师严厉批评或被家长惩罚,孩子容易出现强迫症状。
3.先天素质
儿童强迫症的成因与儿童的先天素质密切相关。调查表明,儿童强迫症的特点是拘谨、严肃、胆怯、刻板、不爱活动。父母性格的影响(在调查中,孩子的父母往往过于谨慎和自信),教育方法不当(对孩子要求过高等。)也与此病的发生有关;此外,严重的疾病和精神创伤也可以成为孩子强迫症的诱因。
孩子强迫症怎么办
建立自信
对于有强迫症的孩子,家长要帮助孩子自觉地认识和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引导孩子果断地处理问题,帮助孩子出主意,想办法克服自己优柔寡断的弱点,让孩子知道,人的一生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不可能把每件事情都处理得那么得体和周全,有些事情总是不可避免的。鼓励孩子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他们要看到自己的力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多方面创造条件,让孩子成功,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还要注意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减少孩子不必要的疑虑。
心理训练
当孩子出现无法控制的强迫行为时,家长要用意念帮助孩子对抗强迫行为,放松孩子紧张恐惧的情绪,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没有任何意义,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当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持之以恒,反复训练,大部分孩子的强迫现象会逐渐消失。
行为疗法
当孩子的强迫症发作时,可以鼓励他有意识地用手腕上的橡皮筋打自己,通过外力来约束强迫行为,防止强迫症的发作。从国外现有的资料来看,一般认为参与示范的治疗效果优于被动示范。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仅是监督者,也是整个事件的参与者。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