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问抑郁症能不能自我调节?
想必大多数人并没有把抑郁症当成“病”,误认为是心理问题,自我调节就能“痊愈”。对于抑郁症患者,我们通常建议多与外界接触,适时适度的发泄情绪,或者转移关注点,回忆开心的事,勤锻炼,早睡早起,听歌看书等。来缓解他们的情绪。而常用的这些方法,大多没有术后测量标准,或者说没有监督,大家很难实施自律。即使有时候做了,效果也不明显,没必要高估这些效果。
抑郁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是抑郁症的表现形式,表现而持久的抑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
很多时候,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什么是自我调节。他们总以为找个人,用魔术或者几句话,就能治好抑郁症。有这种想法的人,本质上是严重低估了抑郁症。简单来说,到目前为止,治疗抑郁症还没有什么的绝招或捷径,更谈不上自我调节的能力了。
所谓自我调节能力,可以理解为自我意识对心理、情绪和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我们可以把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想象成一根松紧带,在一定限度内可以自行恢复。换句话说,每个人的自我调节程度也是不同的。拥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可以让我们成为情绪的主人,保持稳定的情绪水平。但是,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松紧程度)并不是的。如果外界刺激过大,弹力带会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也可能导致自我调节能力下降(相当于弹力带的崩溃)。但如果你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松紧范围大),就可以抵御更大的破坏力。反之亦然。
不管多强多弱,都要适度,都有可能受损。如果你已经患上了抑郁症,说明你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问题,你还没有在一个运转良好的状态下抵挡住抑郁症的侵袭。所以可想而知,通过自我调节是很难恢复的。所以要寻求有效的帮助,比如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支持自我监管。
不要谈什么自我调节。即使是心理治疗,如果单独使用,一般也只适用于轻中度,如果一两个月效果不好,就要果断转用或联合使用抗抑郁药或其他治疗方法。我们还是建议,在出现屏障障碍时,积极寻求帮助,加快修复速度,不要一味依赖自我调节,羞于“看病”,错过佳时机。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