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性神经症是神经症的一种,患病率约为0.3‰。女性略多于男性,发病年龄在15~30岁左右。目前已知与神经生化变化和遗传学有关。主要表现在:
强迫症的五种表现
第一,强迫性怀疑。患者会怀疑自己刚刚说的话或做的事。明明门窗都关好了,却总怀疑自己有没有锁门。会反复检查。
第二,强迫性对立的概念。比如,当一个病人认为一个领导是伟人的时候,他总会想:他为什么是伟人?但是为什么我超越不了他呢?如果我追上他呢?知道这些想法很奇怪,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控制,所以很痛苦,很紧张,很不安。
第三,强迫性疲惫。对某件事或某个问题思考很久,无法自拔。比如患者反复思考人为什么整天活着。人活着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人?结婚的目的是什么等等。明知道这个想法意义不大或者没有意义,有时候也无法验证,但又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很痛苦。
第四,强迫性意图。在我的脑海中,我有一个重复的意图,做一些违背我意愿的事情。患者知道这种强烈的冲动意图是荒谬的,也是不可能的,只是无法摆脱,却不会真正付诸行动。比如患者站在高处,会有往下跳的冲动;看到刀会产生伤人的冲动;抱着孩子会有把孩子从阳台上扔下去的冲动。
第五,强迫性情绪。对某件事有一种无法控制的恐惧或厌恶,明知不合理,却无法消除。比如患者总是害怕自己考试不及格怎么办?同事关系不好怎么办?我总是担心或害怕自己会失去理智,精神失常,做出违法和不道德的行为。对此我忧心忡忡,充满疑惑。
强迫症患者要学会自我纠正。
有时强迫症始于儿童期,更严重的症状通常在青春期或青春期后不久形成。
到目前为止,强迫症的病因还不清楚。一般来说,强迫症与精神压力因素、孩子不良性格、家庭环境、教育有关。有认为,强迫症与一定程度的焦虑密切相关。
治疗强迫症的方法有很多。一般要抓住病人的心理,让病人知道或者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症状。
更重要的是,患者要学会自我纠正。首先要消除误解,树立信心。强迫症属于轻度精神障碍,不会发展成重度精神病。其次要控制自己的意志,转移注意力。坚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使生活节奏紧凑有序,同时培养广泛的兴趣,通过社会文化活动分散和转移对症状的注意力。第三是想象力的暴露和思维的暂停。通过想象“将要发生”的事情,一次又一次的经历,我们终于认识到,不必过分夸大危险,不必过分担忧。通过有趣的活动或放松训练,随时停止你的强迫性思维。
强迫症因为自身性格缺陷,很容易复发。所以控制症状容易,改变性格难。要疾病不复发,患者必须下大力气克服过度的刻板、矜持、敏感和完美,需要重塑自我。这药配不上。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亲朋好友的理解和支持。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