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抑郁症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很多人发病后不积极面对干预,导致后期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要重视抑郁症。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也非常重视精神疾病的问题,呼吁患者积极治疗,除了及时就医,还要做好自我调节。
抑郁症患者如何进行自我调节?
1.维持正常的社交活动。
轻度抑郁症基本没有明显症状,不会影响生活和工作,但容易因为情绪低落而影响正常社交,忽视社交,减少与人交流。但这样对病情的恢复非常不利,反而会加重病情。所以要保持正常的社交活动,多参加自己喜欢的课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2.充分肯定自己。
给自己定目标,从小目标开始,每完成一个目标就奖励自己,肯定自己。日记里少写自己的情绪,多写自己的经历,避免多愁善感,也让自己更加积极,通过肯定自己而得到满足。
3.不要谈论负面话题
负面话题对一个人的情绪影响很大,即使是心态正常的人也很容易被这些话题影响。所以抑郁症患者平时要避开这些话题,避免把自己的情绪带入谈话中。一旦他们谈到负面话题,就要及时抽离,转移话题,讨论积极乐观的问题,使自己的情绪不受影响。
4.保持适当的运动。
运动可以使一个人感到快乐,因为运动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兴奋的神经信号,还可以缓解焦虑等情绪。当你感觉心情不好,太难过太焦虑的时候,不妨出去运动一下,这样可以在出汗的同时摆脱坏心情。
5.不要想。
一个人的时候不要胡思乱想,要想一些开心的事情,尤其是睡前多做腹式呼吸,让大脑平静下来,避免不良情绪影响自己。因为睡前环境安静,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所以避免听舒缓的音乐,分心入睡。
自我调整的同时,也要定期去探望。如果抑郁症很严重,你应该吃药,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如有必要,寻求帮助。不要独自承受。作为抑郁症患者的家属,也要多关注患者的情绪,警惕一些不良迹象,尤其是患者的日常行为和心理变化,时刻注意预防,避免伤害。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