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60-90岁的老年人中,约90%都有过失眠的经历。老年人失眠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延长,睡眠不稳定,易觉醒,觉醒次数增多,深睡眠时间减少。究其原因,中年丧偶无子女的沉重打击,下岗后对生活的失落和焦虑,退休后对突然变化的节奏和生活空间的不适应,都容易造成中老年人失眠。此外,脑器质性疾病、全身性疾病和精神疾病也是导致老年人失眠的病理因素,主要表现为与睡眠有关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继发于躯体疾病的睡眠障碍、继发于精神疾病的睡眠障碍。
中老年人长期失眠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和内分泌失调,容易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白内障、胃病、肥胖和中风等疾病,甚至危及生命。一些病人开始服药帮助睡眠。医生提醒,长期服用药物会上瘾,大多数治疗失眠的药物对肝脏和肾脏的损害都很大。长期服用会引起恶心、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甚至肝脏肿胀、水肿。所以长期服用方便的“安眠药”来克服失眠是非常危险的。
抑郁症也会导致失眠。
好好睡一觉可以缓解疲劳,偶尔清醒一两天问题不大。值得提醒的是,如果连续两三周失眠得不到改善,就会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状况,蕞终导致抵抗力下降,出现身心疾病。
失眠是持续很长时间的睡眠质量或数量不令人满意的症状。入睡困难、睡眠中断后易醒、早醒是失眠患者蕞常见的症状。很多人对抑郁症并不陌生,但它不同于一般的“不开心”。有明显的特征,主要症状有三个:抑郁、思维迟钝、运动抑制。失眠是抑郁症和焦虑症蕞常见的症状,但失眠不一定是抑郁症或焦虑症。失眠与抑郁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失眠是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诊断症状,可能是临床抑郁症常见的早期症状,也是导致抑郁症的直接原因。
非药物治疗更“环保”
失眠很常见,几乎各个年龄段都有,但是很多人因为对睡眠的错误理解而失眠。他们认为自己每天晚上必须睡8个小时,当睡眠不足时,他们会寻求医疗帮助。还有很多患者,晚上睡觉后经常感到紧张、焦虑、担心或抑郁,经常过多地考虑如何获得充足的睡眠、个人问题、健康状况等。其他人经常试图通过吃药或喝酒来缓解紧张情绪。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
失眠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行为训练、放松治疗和音乐治疗。对于老年顽固性失眠患者,可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要谨慎,如果患者过度依赖药物,会造成蓄积性中毒;再者,如果突然停药,会引起不适,甚至加重失眠。第三,药物还会造成中老年人的肝肾功能损害。因为容易产生药物依赖和副作用,一般建议少用药物进行治疗。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