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近十年来发现失眠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致病因素也与古代文献记载的不同。根据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当今失眠的发病因素主要有五种,即躯体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和药物因素。
1.物理因素
身体因素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表现为聪明能干,责任心强,容易想事情等。这些人占3.5%。
2.精神和心理因素
心理心理因素包括情绪不愉快、精神过度劳累、害怕发生事情时受到惊吓等。这部分人占55.9%。
3.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包括躯体疾病和其他精神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胃肠疾病、肝病、内分泌疾病、慢性咽炎、呼吸系统疾病、颈椎病、抑郁、焦虑等,占16.4%。
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如房屋拆迁、搬入新房、对周围环境不熟悉、三班倒、经常出差、住在路边的房子、受汽车噪音影响等引起失眠,占3.6%。
5.药物因素
药物因素占服药后副作用导致失眠的1.3%,另有19.3%的失眠者不愿意透露患病原因。
从上述1812例失眠的统计数据分析,50%以上是由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由于心理和疾病因素的共同作用,失眠占70%以上;药物性失眠是当今的一个新问题。临床上很多失眠病例都是由某些药物引起的,值得临床医生重视。
根据诱发失眠的五大因素分析,一半以上的患者是由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所以,如果你失眠了,首先要分析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是精神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造成的,你要做一些自我调整(适当的倾诉和发泄等。)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是疾病或药物因素诱发的,要去医院找专科医生做相应的治疗或药物调整。临床医生在对失眠患者进行诊治时,应注意了解病史病因,调查失眠的相关因素,以便根据不同诱发因素引起的临床症状和体质做出正确诊断,并采取中医辨证论治,使患者尽快摆脱失眠的痛苦。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