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是一个累及身体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盘状红斑狼疮以及深部红斑狼疮的症状三大类。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疾病,而且很难,如果患者不及时进行治疗的话,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患上该病,患者一定要及时的治疗。那么,红斑狼疮初期症状有哪些?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红斑狼疮产生的病因:
1、遗传因素
是红斑狼疮病因的重要因素,具有红斑狼疮遗传因素的人,一旦遇到某些环境中的诱发条件,就会引发该病。据调查黑人亚洲人患红斑狼疮高于白人,有红斑狼疮家族史的发生率可高达 5% ~12% ,同卵孪生中发病率高达69% ,而异卵孪生与同家族群相差不大。
2、环境机制
人类与自然环境是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很多人类疾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的致病因素所致。紫外线、药物、杀虫剂、被污染的水、重金属、吸烟、食物和感染等都可能引起红斑狼疮或者影响红斑狼疮的病情。
3、内分泌因素
多发于育龄妇女,在儿童和老年患者中几乎无性别差异。男性的睾丸发育不全患者常发生红斑狼疮,在红斑狼疮患者中无论男女均有雌酮羟基化产物增高。红斑狼疮动物模型NZB/N ZW 鼠, 雌性鼠病情较雄性重,用雄激素治疗可使病情缓解,而用雌激素治疗可使病情恶化,提示雌激素在红斑狼疮病因中有影响。
而红斑狼疮初期常见的3大症状:
1、盘状红斑狼疮
主要侵犯皮肤,是红斑狼疮中轻的类型。少数可有轻度内脏损害,少数病例(约5%)可转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损害初起时为一片或数片鲜红色斑,绿豆至黄豆大,表面有粘着性鳞屑,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色素明显加深,略高于中心。中央色淡,可萎缩、低洼,整个皮损呈盘状(故名盘状红斑狼疮)。损害主要分布于日光照射部位,如面部、耳轮及头皮,少数可累及上胸、手背、前臂、口唇及口腔粘膜也可受累。多数患者皮损无自觉症状,但很难完全消退。新损害可逐渐增多或多年不变,损害疏散对称分布,也可互相融合成片,面中部的损害可融合成蝶形。盘状皮损在日光暴晒或劳累后加重。头皮上的损害可引起性脱发。陈旧性损害偶而可发展成皮肤鳞状细胞癌。
2.深部红斑狼疮
又称狼疮性脂膜炎,同样是中间类型的红斑狼疮。皮肤损害为结节或斑块,位于真皮深层或皮下脂肪组织,其大小、数目不定,表面肤色正常或淡红色,质地坚实,无移动性。损害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常见于颊部、臀部、臂部,其次为小腿和胸部。经过慢性,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后皮肤萎缩和凹陷。深部红斑狼疮性质不稳定,可单独存在,以后即可转化为盘状红斑狼疮,也可转化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或与它们同时存在。
3.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量研究表明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能累及身体多系统、多器官,在患者的血液和器官中能找到多种自身抗体。一些具有遗传因素的红斑狼疮患者,在某些外界或人体内部因素作用下,如病毒感染、日光暴晒、精神创伤、药物、妊娠等促发了一场免疫应答,从而产生多种抵抗自身组织的抗体和免疫个、复合物,引起人体自身组织,如皮肤、血管、心、肝、肾、脑等器官和组织,治疗不当易反复发作,每次复发都有可能加重病情。
此外,还有红斑狼疮的预防:
1、树立乐观情绪,正确地对待疾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生活规律化,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预防感染。
2、去除各种诱因,包括各种可能的内用药物,慢性感染病灶等,避免刺激性的外用药物以及一切外来的刺激因素。
3、避免日光曝晒和紫外线等照射,特别在活动期,需要时可加涂防日光药物如3%奎宁软膏、复方二氧化钛软膏、15%对氨安息香酸软膏等,其他如寒冷、X线等过多暴露也能引起本病的加剧,不可忽视。
4、对肼酞嗪、普鲁卡因、青霉胺、抗生素和磺胺药要合理作用。
5、患者应节育,活动期需避免妊娠,若有肾功能损害或多系统损害者,宜争取早作治疗性流产。
温馨提示:生活中如果发现了红斑狼疮的症状的话,就需要及时的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这种疾病是耽误不得的,因为这种疾病发生之后,对患者的内脏的伤害是非常的严重的,所以,在生活中患上该病,患者一定要及时的治疗,切勿耽误时间,导致病情加重,给自己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