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处处皆学问,洗澡也有学问?洗澡是我们每天必备的一项清洁工作,不仅能洗去一整天的汗垢灰尘,还能是我们的身体得到放松,可谓是好处多多。但是很多人洗了这么多年的澡,都是用错误的方式洗澡。
一. 洗澡的时机
1. 起床后洗澡:很多人习惯过早上起床之后先洗个澡,早上洗澡可以使大脑兴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但是不吃早饭就洗澡容易低血糖,可能出现眩晕、虚脱甚至休克。因此早起洗澡要安排在早饭后半小时。
2. 流汗后洗澡:流汗后,人体血管扩张、心率加快,此时洗热水澡或冷水澡都容易造成身体缺氧。因此流汗后要经过充分休息,等到心率正常后再去洗澡,以免虚脱。
3. 饱餐后洗澡:刚吃完饭就洗澡,影响肠胃消化和大脑供血,导致血压下降,容易出现浑身无力、眩晕。所以洗澡可以安排在饭后1至2个小时。
二. 洗澡的频率和时长
1. 洗澡的频率:一般来说,夏季应每天冲洗一次,因为分泌的油脂、汗液较多,需要清洁。春秋冬季天气比较凉爽,一般两三天洗一次,对于油脂分泌程度不同的人可适当增减次数,有搓澡习惯的借以适当降低洗澡的频率。
2. 洗澡的时长:正常洗澡的时长一般在10-15分钟左右,最长也不应该超过20分钟。
三. 洗澡的水温和方式
1. 洗澡的水温:很多人夏天喜欢冷水澡,冬天喜欢温度很高的热水澡,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皮肤组织造成损害。洗澡的最佳水温应该控制在40℃左右。
2. 搓澡的方式:北方人有搓澡的习惯,但是搓澡并不适用于身体每个部位,像膝盖、手肘这种角质层比较厚的可以用搓澡巾揉搓,有些部位皮肤比较薄,容易破坏皮肤的屏障。
四.洗澡的顺序
1. 洗脸:正确的洗澡顺序应该是先洗脸,再洗身体,最后洗头。洗澡时的热水蒸汽有助于打开脸部的皮肤毛孔,清洁脸部的灰尘污垢。
2. 洗身体:洗身体要注意水温,应先从四肢开始再到身体的主干部分。
3. 洗头:洗头应该放在最后,经过之前的热蒸汽可使头发变滋润。如果刚进入浴室就洗头,会使头部的血液扩张至皮肤或血流不通畅,容易出现头晕、胸闷。
洗了这么多年的澡,你洗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