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高血压、糖尿病的科学普及非常广泛,普通百姓都能接受相应的治疗,而痛风作为新时代的新型疾病,目前我国的患者相应的科普知识非常匮乏,宣传教育不得力,造成了病情迁延不愈、越治越差的患者逐渐增多,不得不引起重视。其实,痛风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也应树立长期治疗甚至终生治疗的理念,具体治疗应该亲自到有经验的风湿科就诊,与医生面对面沟通,制定长期的治疗方案,并定期的复查、随访和调整治疗,由风湿科医生作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痛风诊断方面的误区也不少,例如:很多患者把血尿酸升高当成痛风,心理非常紧张;1/3的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期血尿酸正常,被误认为不是痛风,造成漏诊;有些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因为全身大小关节肿痛,且为对称性的,被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有些关节创伤、穿刺、艾灸等物理治疗的患者出现感染性关节炎而被误诊为痛风;也有些脊柱关节病的患者因足踝或膝关节的突发肿痛而被误诊为痛风……,及时正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规范治疗痛风要注意:
1、痛风发作的急性期消炎镇痛治疗――越快越好:就诊治疗越及时,尤其是24小时内就诊,恢复越快,人体损伤越小;
2、缓解期降尿酸达标――越低越好:血尿酸水平低于6mg/dl有助于防止晶体形成,血尿酸水平低于5mg/dl有助于促进晶体溶解排泄,对于全身有痛风石的患者,长期维持血尿酸水平低于5mg/dl,会发现痛风石逐渐缩小至消失,这就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
3、慢性痛风期预防发作――越少越好:慢性痛风由于痛风石的存在,不可避免会出现反反复复的急性发作,患者治疗信心倍受打击,放任自流很常见,这时需要找到有经验的风湿科医生,积极规范的使用预防发作的药物如消炎止痛药(NSAIDs)、秋水仙碱等,会明显减少急性发作,增强患者长期治疗的信心;
4、痛风中晚期维护肾功能――越久越好:慢性痛风性肾病一旦出现难以逆转,积极把血尿酸降低到目标水平,有助于保护残损肾功能;
5、痛风药物使用方法――越精越好:耐性细致地调整痛风药物,尤其对于慢性痛风患者来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这需要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的风湿科医生指导进行;
6、医患双方沟通――越多越好,无论时间多么紧张,医生应该详细告知痛风的危害和对患者的长期治疗要求,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配合,患者也要经常学习痛风的科普知识,放弃情绪支配,客观理智的坚持治疗,医患双方密切配合,才能最终战胜疾病,重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