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工作压力大、饮食又不规律,所以很容易导致胃部问题。大家也可以问问周围的朋友,十个人里面,八个胃多多少少都有点毛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如何保护娇嫩的胃呢?
吃饭不要太快,注意细嚼慢咽
食物只有在经过口腔充分咀嚼后,才能更好地在胃里消化。特别是体积大的食物,更不容易消化,而且容易产生不适症状,所以更需要细嚼慢咽。
一般来说,一口食物在嘴里至少经过20-30次咀嚼,才能充分被唾液充分混匀和融化,达到理想的消化效果,这样的咀嚼方式健康。虽然一下子改变习惯很难,但是为了健康,我们也要努力。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牙不好,导致吃饭时咀嚼不充分,加重胃的消化负担。因此,建议这类人群到口腔科就诊。
很多人都认为“喝粥养胃”,护妈要提醒大家,虽然粥容易消化,但牙口好就没有必要专门喝粥养胃。另外,有“反流症状”的人不适宜喝粥。
使用药物前,注意药物副作用
在生活中 ,有一些常见药物,容易损伤胃黏膜,所以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这些常见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激素类(强的松、可的松等)、退热/止疼药物(布洛芬、扑热息痛等)。
护妈建议需要长期使用此类药物的人群,可以咨询医生,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加用护胃药。
戒烟限酒
这一点也很重要,但是大多数人都不重视。这也是护妈在每一次防癌宣教里都会提到的。烟酒对于肠胃的刺激非常大。酒精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导致广泛胃黏膜充血糜烂,甚至溃疡。
而吸烟不仅对肺不好,对胃也是有很大影响的,尼古丁进入血液影响胃黏膜血供,不利于胃黏膜的自我修复;此外,烟与酒都会诱发或加重胃溃疡、慢性胃炎。
胃病也会"愁"出来,要放松心情
精神压力过大,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造成胃液分泌失调、胃黏膜血供减少等。轻者表现为胃口不好,严重者可导致胃溃疡,这可以叫做愁出来的“胃病”。
不该吃的,就不要吃
比如,当你吃了某种食物后,容易出现反酸、烧心或胃部不适的症状时,那么,下次别再进食这些敏感的食物,减少对胃的伤害。
病从口入,注意饮食卫生
病从口入,这里主要指的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刚才护妈也给大家强调过了。平时注意吃饭自己用自己的餐具,饭前洗手等小细节。
再次敲重点:幽门螺杆菌是很多“胃病”的元凶,不共用餐具是目前预防的有效办法。
定期检查,胃部不适就诊
胃癌起病较隐匿,70%以上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反酸、嗳气、食欲减退等,多数患者以为是慢性胃炎或胃溃疡而忽视。
特别是以下高危人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进行呼气检测及胃镜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早期干预。
✍ 有家族史:胃癌、食管癌等;
✍ 大量饮酒;
✍ 胃部疾病史:幽门螺杆菌感染史、慢性胃炎,胃息肉、消化性溃疡病等;
✍ 不良饮食习惯者:如喜食过烫(超过65℃)、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喜食熏烤、煎炸、硬质食物;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者;经常食用可能霉变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