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呼吸衰竭的病人常用人工呼吸来抢救,目的是人工维持通气功能,使呼吸中枢提供足够的氧气,使病人的口部含二氧化碳,能被动地膨胀肺部,当肺泡扩张时,刺激应变受体,间接刺激呼吸中枢恢复活动,吸入的气体含有适量的氧气,因此常能透过口腔内适当的呼吸中枢,刺激患者的呼吸代谢,从而达到呼吸中枢。
(1)当进行口对口复苏时,患者应该仰卧,救助者一手握住患者的下颌,并试图将头部向后倾斜并清除口腔分泌物以缓解呼吸道阻塞;用下颚的手打开病人的嘴唇。为了吹入肺部,在嘴上放置一层纱布,另一只手夹住患者的鼻孔,以防止气体在吹气时从鼻子中逸出。救援人员深吸了一口气,并将其吹到病人的部门。 (如果患者的嘴巴闭合且无法呼吸,他可以吹嘴和鼻子,也就是用一只手握住患者的下颚,然后捏住嘴唇而不让气体嘴巴漏出并吹向鼻孔。)直到胸部扩张。对于儿童而言,力量不会太强,以免发生肺泡破裂。在打击停止后,救援人员稍微转动头部并立即松开捏住鼻孔的手。由于胸部和肺部的弹性收缩,气体被排出患者的肺部。此时,应观察患者胸腔的恢复情况,并观察呼吸音,观察是否存在呼吸道阻塞。以这种方式,空气被有节奏地和间歇地反复吹送。每分钟14至16次。
(2)①在做人工呼吸时,需要使呼吸道通畅,让空气流通。
②在做人工呼吸前,先松开患者的领口,裤带、衣服等。
③及时清理掉患者口腔及呼吸道上的呕吐物及其他异物。
④让患者的头部保持正确的位置,防止后坠而阻塞气道。
⑤在做人工呼吸的时候,吹气时间应该很短,呼气期不能短于吸气期,但也不能过太长,以免影响通气效果。吹气不宜过大,胸廓适当膨起为宜。当病人有效自主呼吸已恢复且供氧已基本满足时,应以间断辅助呼吸为宜。
温馨提示:不管什么原因而引起的呼吸衰竭,都是重症疾病,都需要马上送往医院进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