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会说,孩子不知不觉近视了,一点征兆都没。难道孩子的近视是腾空出现的吗?在孩子近视之前没征兆吗?不,除去遗传,后天孩子的近视是有征兆的,近视的发生也是有迹可寻,在此,提醒家长一定密切观察孩子的行为,提高警惕。
眯眼:当远处目标看不清时,孩子往往采取眯眼的办法来弥补,因为眯眼时眼睑可以遮挡部分瞳孔,减少弥散光线,减少散光的影响,从而暂时提高和改善视敏度。
眨眼:频繁眨眼在一定程序上可缓解近视,增加视力清晰度。不少人在流泪时,看东西也会更清楚一些。
揉眼:看不清目标时,常用手揉眼睛,以企图更好地看清楚些。
歪头:常发生的是歪头看电视,也是由于在歪头时,可以减少部分弥散光线的干扰和影响,有些孩子甚至会养成歪头的习惯。
皱眉:皱起眉头,企图使双眼都“用力”,以此来改善视力。但实际上这样做由于眼外肌压迫于眼球,反而使近视眼的发展速度加快。
扳眼:少数孩子在看不清远处目标时,常用手在外眼角,用力将眼角皮肤向外扳扯,达到同歪头眯眼一样的成效。
抱怨:由于视力不稳定,一些孩子会抱怨教室光线太暗,或说因黑板反光看不清,还有不少孩子说晚自习时视力差等。
通常等家长发现孩子视力不好的时候大多数孩子视力已经0.3上下了,这种视力要恢复到0.8或1.0以上只有少数能做到。客观讲,这种视力还是比较好恢复的,较大程度依然只是晶状体失调,还谈不上眼轴变长。
如果我们的教育多负点责任,父母多懂点视力保护知识,99%的孩子是不近视的,然而由于家长对近视知识的缺乏,现在99%的孩子都已经近视或正走在近视的路上。所以,家长一定要多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定期带孩子做视力检测,防患于未然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