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问医生在线诊室平台

中耳炎两大类型和四大病因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05日 14:52

 

中耳炎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耳部疾病,很多人习惯称为烂耳朵,是由于耳中部位鼓室粘膜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主要分为化脓性炎症和非化脓性炎症两种,其中骨疡型、胆脂瘤型中耳炎必须手术治疗,其他类型中耳炎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中耳炎大体分为两种:

 

一种是化脓性中耳炎。这种中耳炎顾名思义,就是指耳朵中会分泌出脓液,根据脓液的量的不同还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之分。如果脓液分泌的量过大的话,就称为急性中耳炎,这类中耳炎比较严重,需要尽快去医院治疗,不然很可能导致失聪。如果是慢性中耳炎,也不是说就不用去治疗了,只是程度较轻,治疗起来较为容易。一般来说患上了化脓性中耳炎后,会导致听力下降,情况严重的还会有耳鸣等。

 

还有一种是非化脓性中耳炎,又称为分泌性中耳炎。这类中耳炎会导致耳膜的硬化,而且鼓膜内还会有液体累计的情况出现,听力也会随着急速的降低。虽然会有液体,但却不是脓液,这种类型的中耳炎可以通过药物滴入耳朵内来减轻症状。

 

中耳炎的病因:

 

中耳炎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如果用手用力的捏鼻子的两侧,鼻涕则会被挤进咽鼓管,引起中耳炎;二,游泳时应该注意避免水进入口中,如果水通过口腔,鼻咽部进入了中耳,也会导致中耳炎的发生;三,吸烟,包括被动地吸收二手烟,也可能导致中耳炎;四,长时间的戴耳机听声音比较大的音乐,也会引起慢性的中耳炎。

 

一般中耳炎耳朵会流出一定的脓水,但是病情比较严重的中耳炎,可能会导致大泡性鼓膜炎。这样便会导致鼓膜上出校血泡,而这些血泡一旦破开,就会导致耳朵流血,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在让耳朵进水,同时不要再进行药物的擦拭了,要先好好的清理一下耳朵,同时可以去医院进行一下专门的治疗。

 

中耳炎的治疗与调理:

 

目前治疗中耳炎可以选择性的给患者用一些局部的药物进行治疗,大部分人经过治疗之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当然必须要配合抗生素联合使用效果才会比较好,局部治疗主要是能够很好的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症状,能够缓解患者把闷胀,耳痛等症状。如果是严重患者也可以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的,针对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选择。

 

饮食对于中耳炎的康复都有一定的帮助。中耳炎患者不能吃姜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会使中耳炎病情加重,中耳炎病发时会出现化脓,所以患者少吃鱼、鸡蛋等发物,少吃或者不吃生冷食物,尤其是冰冻食物,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含维生素食物,注意休息。保护包耳朵。对于中耳炎的预防,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量少掏耳朵,耳朵进水要做及时的处理,保护好五官,以免五官病毒入侵,引起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