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MP3、MP4和手机等的日益普及,经常能见到晨练的人们戴着耳塞型耳机在听广播,在校园内也可见到学生边走或边骑车戴着耳机在听音乐,在公共汽车上见到年轻人听着摇滚乐声音很大,甚至连邻座都能听到声音。“机不离耳”也成了在年轻人中极为流行的一种时髦行为,殊不知,我们的听力就是在这些我们看似正常的生活习惯中,不断的经受着“考验”。
人的听力是非常娇嫩的,在人的内耳中有耳蜗器官,由于长期过量的刺激,细胞组织代谢紊乱,供血、供氧不足,致使末梢感受器受损害,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听觉就会出现疲劳、损伤,引起听力减退,人体就会出现烦躁不安、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反应迟钝、异常心理障碍等情况,对身体健康十分有害。
使用耳机时要掌握“60—60”原则,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此外,耳机建议选头戴式的,它对听力的损伤比耳塞式耳机小。因为耳塞式耳机直接塞在外耳道里,声音没有出处,全部被鼓膜接收,对听力的损伤大。一般来说,听到同等音量的音乐,耳塞式耳机比头戴式耳机的音量高7至9分贝。
如今一些年轻人很会享受生活——白天随时戴着耳机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晚上或者去蹦迪,或者到KTV高歌以发泄情绪,使自己的听觉长期受噪音影响而下降。长期如此,就有可能造成神经性耳聋。
建议平时喜欢听MP3的人,尽量不要长时间使用,一旦耳朵出现不适,应当停止播放,让耳朵得到休息。到KTV等***场所时,尽量离音响远一点,声音能调低一点更好。
使用耳机时间过长对听力有损伤,那带蓝牙耳机的危害有如何呢?
从辐射的角度讲,蓝牙耳机的辐射仅仅是手机的八百分之一,比一般的有线耳机使用起来的辐射还要低。所以在辐射方面,蓝牙耳机是安全的。从耳机的角度讲,长期佩戴耳机,过大的音量会对人耳的听力有一定损伤,但是蓝牙耳机的音量是可调节的,所以一般使用时调到可以听到对方声音的音量就可以了,不必使用过大音量。
一般我们使用蓝牙耳机有通话和听音乐两种用途。不通话的情况下,蓝牙耳机是没有声音的,所以对听力没有影响。即使有些人电话量多,他也是有不打电话的时间,这时就是耳朵的休息时间。
重点问题是用耳机听音乐的人,这类人群因为是长时间,持续性的用耳机听,并且个别人还喜欢用超大的音量播放,这样肯定对自己的听力有损害。因此综合来说,在室外移动的条件下,享受音乐更好的方法是把蓝牙耳机音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那生活中我们该怎么样保护我们的耳朵呢?
一要考虑防止噪声的刺激
二是要慎重的选择耳毒性药物,同时要避免头部外伤或者耳部外伤。
三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就是说工作、学习要有节奏,不能过分的没有节奏的工作和学习,都会带来很多神经紧张带来一些伤害。
四是要预防一些其他的相关疾病,包括各种慢性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等。
再其次如何有一个健康的听力,要有好的生活节奏,像听随身听的时间在20分钟或者半个小时之内要休息一下。包括像迪厅、歌厅这些长期工作的人群,可以做一些自我的保护,比如说噪音非常大的时候,可以塞在耳朵里头一个小耳塞。它既不影响工作,同时保护了听力。
如果发现或检查出来听力损伤了该怎么办?
一、要了解什么样的原因引起听力下降。
二、一旦了解之后要采取措施,包括在噪音环境里面工作,需要戴上耳罩,或者缩短听音乐的时间,不要把音量放的很大产生振动;对老年性人,要考虑配戴适当的助听器。
三、长期使用各种药物,包括慢性病药物,要审查一下这些药物对听力有没有伤害;还有可能出现一些遗传性聋,包括基因遗传、中毒、病毒感染、传染病等等,都有可能引起一些听力障碍,此时,建议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并配合耳鼻喉科医生进行相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