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问医生在线诊室平台

成都肿瘤中医院谈日常抗癌吃饭避开6误区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6日 11:38

  肿瘤中医院谈日常抗癌吃饭避开6误区?营养是我们人体健康的维持的基础,不论是正常人还是肿瘤病人,每天的营养所需都是很关键的,并且临床总结表现,在生活中合理的膳食可以有效帮助我们预防疾病的发生,合理的营养搭配可以预防近四成的癌病,但是现在不少人在对于生活中营养补充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误区,错误的营养认识对我们身体反而无益!

  肿瘤中医院谈日常抗癌吃饭避开6误区?现在人们在生活中对于营养补充容易认识误区的主要有下面六点,下面就由中医肿瘤医院医师来向大家简单介绍下:

  误区1:营养种类越多,对身体就越重要

  中医养生医师谈到,从种类上来说,我们需要40多种营养素,有的量多一些,有的量少一些。比如蛋白质,普通人需要60—90克,重体力劳动者需要上百克。钙需要800—1000微克,铁15—20毫克。这里就有很多人存在着一个误区,但是不是我们需要量多的就重要,量少的就不重要呢?

  中医肿瘤医师回应:当然不是,比如蛋白质需要几十克,它是我们身体重要的组成物质,我们的免疫力需要蛋白的支持;而15毫克的铁不足,同样会形成缺铁性贫血等,影响孩子的发育,所以对于每个人在营养所需上面都是不一样的。

  误区2:营养补得越多越好

  “营养”不能缺乏,但绝不是越多越好。在这里肿瘤医师谈,还是以蛋白质为例来说明“营养”适量的重要性。蛋白并不是越多越好,吃多了就意味着浪费,多余的蛋白会代谢出去。而且,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增多,由尿排出的含氮物质也增多,会加重肾脏的负荷,加速骨骼中钙的流失,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所以对于很多中老年的治疗患者,盲目大补蛋白质其实是很不正确的。

  误区3:盲目听信食物分好与坏,择食不懂变通

  现在在生活中其实还是有很多人对食物的分类有一定偏见,有的食物被说是垃圾食品,有的则被称为万能食品。这是非常不正确的观点。从营养学角度上看,我们把食物分成了五大类,首先是谷类和薯类,第二类就是动物类的食物,第三类就是谷类和坚果类的,第四类就是蔬菜、水果,第五类就是纯能量食物。它们每一类都能提供我们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对于很多食物还是要讲究均衡,该吃还是要吃,不能觉得是垃圾食品就不吃。

  误区4:食物越贵越好

  现在很多人在对于中医进补方面,在食材的选择上会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越贵的营养成分越高,其实这是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犯的一个误区,食物并非越贵越好。一枚鸡蛋提供的能量要比一只鲍鱼高,蛋白质的含量差不多,脂肪、胆固醇的含量鸡蛋要比鲍鱼高,鲍鱼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是鸡蛋的两倍多,鲍鱼的钙、铁、硒要比鸡蛋的多好多,但鸡蛋中的维生素A、B1、B2都比鲍鱼多,尼克酸含量差不多,维生素C两者都没有。从数据来看,鲍鱼和鸡蛋的营养成分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个别营养素的含量有所差别,但价格差别就大了。一只鲍鱼的价钱可以买好几斤鸡蛋,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并不是越贵的食物提供的营养物质越多。

  误区5:还有的人会认为在蛋白质的补充上面,四条腿不如没腿的食物

  肿瘤医师谈到,在对于临床上很多肿瘤病人的饮食调理中,不少医师都会建议患者吃鱼肉少吃牛羊狗肉等等,因此很多人觉得是鱼肉中的营养要高于这些红肉,其实从营养学角度来看,四条腿、两条腿和没有腿的都属于动物性食物,蛋白质含量都比较高,铁的含量差不多,猪肉的脂肪含量较高,可能不太受欢迎,但其维生素B1的含量比其他几种食物都高。蘑菇虽然脂肪和能量低了很多,但它的蛋白质、铁、硒、维生素A的含量都比另外三种食物少。

  误区6:鸡蛋黄吃多了人体胆固醇高

  鸡蛋是现在很多肿瘤病人在生活中营养补充时,常用到的食材,但是对于鸡蛋在吃的时候,很多人关心胆固醇的问题,我发现身边不少人吃鸡蛋的时候,都不吃鸡蛋黄,认为它会使胆固醇增高。其实,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有胆固醇,我们内部的胆固醇是1000毫克,从外部摄入的是500毫克,一个鸡蛋黄只含有胆固醇50毫克。而动物内脏里所含胆固醇量远远高于鸡蛋黄,很多人往往不吃鸡蛋黄,却狂吃一顿卤煮内脏,其实这样你的胆固醇摄入更易超量。

  肿瘤中医院谈日常抗癌吃饭避开6误区?以上就是中医肿瘤医师对于人们在生活中容易对营养补充引起相关误区的简单介绍,营养补充对我们健康影响重大,所以一定要正确认识、避免盲目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