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僵,对于绝大多数关节炎患者来说并不陌生。
这是关节紧绷、活动不灵活的一种主要表现的疾病现象,由于致病性不同,不同的人发病的部位和时间会有所不同。
临床上就诊的患者,在睡眠或早晨常出现关节僵硬,有明显的粘连感。严重的病例可能会持续很长或很短的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
那么常见的晨僵常和什么病一起看?
临床上,关节晨僵主要由两种疾病引起:
骨关节炎: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因关节软骨退化和过度使用关节软骨磨损而形成骨赘。常发生在髋关节、膝关节等多用负重关节;关节套索常合并晨僵。经常表现为长蹲、站、上楼梯时突然感到膝关节活动迟缓,偶尔还伴有关节内弹簧环。晨僵通常持续几分钟,稍加活动就能缓解。
类风湿关节炎:由于人体免疫系统紊乱,产生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自身抗体,导致关节滑膜炎症破坏。鉴别在老年人中常见的“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年龄较年轻(35-50岁),女性多见,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性小关节肿胀疼痛伴晨僵”,其中小关节主指、腕关节和趾关节,发病时多为足型肿胀,有明显压痛。晨僵持续一个多小时,活动后改善不明显。
此外,还可引起关节强直和其他关节强直。
好关节怎么会变得“僵硬”?
由于人在睡眠或活动减少时,涉及关节组织渗出或充血性水肿,引起关节周围肌肉组织紧张,使关节肿胀疼痛不适。随着肌肉的舒张、收缩活跃,水肿液逐渐被淋巴管和小静脉吸收,晨僵也逐渐缓解。
因此,晨僵只是关节疾病的一种表现,与某一特定疾病不能划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