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急性发作期」带来剧烈肿痛,可以说是痛风病人难熬的时期,通常是夜间(诱因和喝酒、饮食等)引起的,伴随着大脚趾或足背等部位的红肿、胀痛、发热症状,可以直接将人痛醒。有经验的病友,一定是深有体会的。
对「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关键在于药物治疗,科学使用「止痛」与「降尿酸」可帮助病人渡过急性发作,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急性痛风发作后出现红肿,胀痛,发热,怎样正确缓解?
病人朋友首先要记住一件事:如果痛风发作,尽量减少活动,做好「卧床休息」,冰敷、硫酸镁湿敷患处(请谘询专业人士),这样可以减轻「红、热、痛」。
提示:在急性发作期间,一定不能对患处进行按摩/热敷,会加重症状!!!
外用药物缓解疼痛:外用一般是“扶他林”,按需要涂抹使用。
另外,如果病人的痛风是一种持续的仅有两个或更多关节,疼痛难忍,或者服药效果不佳,可向医生咨询,是否需要注射长效甾体激素,如复方倍他米松、曲安奈德等。(长效甾体激素帮助病人缓解疼痛)
痛风痛难忍?治疗疼痛是非常重要的。
短时间内单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和性与非甾体类消炎药相似。
对于急性痛风发作期的症状,有3种主流止痛药物:
一种:一种非甾体类消炎药,是一种常用的止痛药。常用的药物有双氯芬酸钠、塞莱昔布、依维考昔等;
第二类:秋水仙碱、秋水仙碱都是用于终止发作的药;
口服泼尼松及其他药物都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在痛风急性发作期间,临床上非甾体类消炎药来缓解症状,通常在急性发作的一天~第二天服用足量的非甾体类消炎药,以缓解病人的症状。然后根据患者的症状,逐步调整减量。4~10天的时间是治疗的时间。(按医嘱服用)
病人切勿为了减轻疼痛而乱用药物,自行服用,特别是不能与非甾体类消炎药联用。门诊部有不少病人因贪图效果,一起服用了几种止痛药,结果"吃"到了医院。
如病人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秋水仙碱治疗,效果不佳。这个时候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
"激素并非猛于虎",在科学应用下,其与患者常用的非甾体类消炎药相似。临床资料表明,短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较低。
对某些症状特别严重,仅使用上述任一类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按医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