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单钠尿酸盐(MSU)沉积于关节而形成的结晶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高尿酸血症有直接关系,属于代谢性风湿病的范畴。痛风病人除了有关节损伤外,还可以伴有肾脏病变和其它代谢综合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得痛风的,目前国内痛风的患病率为1%~3%,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更年期以后,男性多发生于女性,超过50%的痛风患者伴有超重或肥胖。
在传统痛风自然病程中,传统的痛风自然病程分为急性发作期、发作期、发作期和慢性痛风石病变期,特别是痛风急性发作时会痛到撕心裂肺,不会有任何不适,不会有任何不适。
急性痛风发作期间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痛风急性期发作多在夜间,起病急,疼痛逐渐加重,在12小时左右达到高峰。痛为撕裂样、刀样或咬噬样疼痛,难以忍受。关节周围软组织红肿,皮温升高,触痛明显。这些症状在几天或两个星期内自行缓解。大多数病人在发病前没有先驱症状,也有发病前疲劳、周身不适、关节局部刺痛等征兆。初次发作多见于单关节,超过50%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病情较重的病人发作时可伴有发热、寒战、乏力、心悸等全身症状。
痛风发作后关节肿痛红热该怎么处理?
痛风急性发作期间,病人应注意减少活动量,卧床休息,提高患肢,可采用局部冰敷(或硫酸镁湿敷)来降低温度,减轻红肿、疼痛。另外,涂抹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也能缓解局部疼痛。要注意的是,此时不能按摩和热敷,热敷会扩张血管,加重局部肿胀、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