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并非罕见。外国研究表明,相对于一般人群,RA患者有更高的骨折发生率,大约为15.8%。
对RA病人的伤害是很大的,不仅会引起活动障碍,而且会引起褥疮、肺炎、静脉血栓等各种并发症。
那为什么类风湿性疾病患者容易骨折?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1.骨质疏松症
据研究,RA患者中出现了骨量丢失,这是一个“早期现象”,最终可能导致骨质疏松,但是人们对其关注不够,而骨质疏松也是造成骨折的元凶。
骨质疏松症是RA的主要并发症,其严重程度与疾病活动度有关。
一般来说,RA患者的骨密度的减少与晨僵的时间的缩短、肿痛关节的数目以及血沉和CRP的水平成正比。
RA病程活动频繁,也会限制RA患者户外活动的频率和时间,从而导致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2.药物因素。
抗风湿类药物中,糖皮质激素与骨折发病关系最为密切。激素可能会引起骨丢失,也会导致体重增加,因此会增加关节的负担。
一些研究表明,由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量下降,在治疗最初6个月就已出现,并持续存在。用药剂量越大,疗程越长,则骨丢失越多。
也有风湿医生指出,糖皮质激素没有好剂量,即便是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也会导致骨质流失。
3.年龄、性别、职业。
在RA患者中,绝经后妇女是发生骨折的主要人群。在这一时期,即使没有风湿性关节炎,这一年龄的女性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生理性骨量也普遍存在。另外,这一年龄段的女性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的高发,这些也都是导致骨丢失的原因。
也有研究发现,在男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那些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关节负荷要求较高的职业者更容易发生骨折。可见,骨折是RA病人需要警惕的并发症,其发生主要与骨质疏松症有关,但还与药物、性别、年龄、职业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对RA患者来说,对其病情进行控制,是预防骨折发生的基础。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可以尽早服用纠正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同时注意保护关节,避免过度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