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温降低,关节温度随之下降,尿酸在身体关节部位沉积,形成脚部关节,入夜时疼痛剧烈,常发生在四肢末梢。所以,冬天要特别注意保护关节。预防冻伤膝关节、足部关节,尤其是足部拇指、脚踝关节。由于温度太低,毛细血管收缩,尿酸在关节部位结晶形成痛风石,易引起痛风性关节炎。
那冬天痛风病人怎样预防痛风发作?
一、注意保暖。
寒湿是诱发痛风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冬天对关节部位、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的保暖十分重要,关节局部温度降低,血液中的尿酸会在关节内析出形成尿酸盐结晶,从而导致痛风。
所以风友们要减少寒冷环境下的时间,外出时要注意关节的保暖,睡觉前可以用温热的水泡脚,不过水温要感觉到微烫,不能太烫。应该指出的是,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不要用热水泡脚,因为这样不仅不能减轻疼痛的症状,而且会加重病情。
二、注意饮食。
冬日里人们都喜欢吃火锅,但是高嘌呤,高脂肪,高盐是火锅的三大特征,这也是风餐露宿者应该避免的。所以尽量不要吃火锅。假如必须解馋。山药、芋头等薯类食物可以先涮一下,先填肚子,让肉肉少留一点位置。酱酱尽量清淡,不要油碟。此外,吃火锅时,就不要碰啤酒、饮料。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方面的事项:每天要均衡饮食,限制每日总热量,控制高嘌呤食品的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低脂牛奶及其产品及鸡蛋;少吃牛肉、羊肉、猪肉、海鲜、甜点等;避免食用果糖饮料及动物内脏。
三、持续的运动。
冬季并非痛风病人偷懒的理由,冬天也要适度运动。推荐一周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如30分钟,一周5天),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走路。如户外温度过低,外出时需戴好衣帽、手套,有条件的风友还可以在室内进行锻炼。
不过在急性发作期间最好是安静休息,不要频繁活动,以免肿胀关节。当炎症稳定稳定后,应进行适当的运动以缓解急性期后的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