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服用非布司他降尿酸,本来在服药前,身体并不疼,但是服药后就出现身体不适,尤其是某些关节部位有疼痛问题,本来吃药就是为了降尿酸,避免疼痛,为什么吃药还疼得吃不下呢?这可能是“溶晶痛”导致的。
在尿酸盐浓度偏高、尿酸盐过饱和的情况下,尿酸盐开始沉淀结晶,血中沉淀的尿酸盐结晶不仅能诱发痛风这么简单,而且很可能诱发痛风,它也有可能随血游走,有些部位形成尿酸盐结晶的沉积,当这种沉淀缓慢而平稳时,却常常不容易引起身体的炎症反应,引起痛风的发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朋友尿酸高了,却没有发作痛风的原因。所以,无论痛风发作与否,都要注意高尿酸的调理与控制,否则尿酸盐的结晶就无法形成,所以,无论痛风发作与否,都要注意调理和控制高尿酸结晶,否则高尿酸结晶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在服用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后,血中尿酸水平明显下降,人体血液中尿酸盐含量下降时,所沉积的尿酸盐会发生复溶,其结晶和溶解过程是可逆的,同时,也有可能导致身体发生发炎反应,导致疼痛的症状出现,即所谓的“溶晶痛”。
服药期间,如有此类疼痛,不妨到医院检查下尿酸值,看是否尿酸值有明显下降,如果确实存在尿酸值的明显下降,如果有炎性反应出现类似痛风的疼痛症状,这就是“溶晶痛”。发生溶晶痛的症状,说明本药对降尿酸有明显、好的效果,但同样也说明,我们降尿酸降得有点过急,降尿酸速度过快,只有尿酸盐含量出现剧烈波动时,才比较容易出现疼痛。
所以,在服用非布司他降尿酸时,不妨先服用小剂量开始用药,一般剂量的1/4到1/4,服药的时候还要定期检测尿酸水平,根据尿酸的调节下降情况,再结合情况,看是否要逐渐增加药量。假如一上来就用大剂量服用,甚至选择抑制尿酸生成,增强尿酸排泄的两类药物都用上,这样,尿酸水平就会急剧下降,就容易出现溶晶痛的问题。药物治疗过程中已经有溶晶痛的朋友,也不需要停止服用降尿酸药物,或者是减低剂量用药,为改善身体的炎症反应和疼痛症状,可考虑低剂量的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身体慢慢适应,尿酸盐结晶复溶率也降低,痛感也随之减轻而消失。